词条 | 岐山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岐山面分类:【中国民俗】 又称蛟汤面或和气面,是陕西面食的一绝,特别在关中西部的影响很大,美食家用9个字概括了它的特点:薄(面薄如蝉翼)、筋(筋韧不断线)、光(光滑爽口)、煎(汤水温度要高)、稀(汤要宽、面要少)、汪(油、肉要多放)、酸(好醋不可少)、辣(辣油要浮面)、香(味道要鲜美)。岐山面既是岐山、扶风、武功等县日常待客的膳食,又是著名的风味小吃,西安街头也有不少摊贩挂牌叫卖。它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白面和硬调软,擀薄切细,再把红萝卜、黄花菜、黑木耳、豆腐切碎炒熟作底菜;把带皮大肉切成筷头大小,以生姜、茴香、大葱为调料,在油锅里炒熟作苫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棱形小片,与切细的蒜苗作为漂菜。然后把水烧开,调上适量的盐、醋、香料,撒上漂菜作汤用。吃时先在碗内放上底菜,再捞面、后浇汤。这种面只吃面不喝汤,吃饱时,最后一碗才连汤喝下,因汤多面少,每碗只放面条一筷头许,据说饭量大者,连吃数十碗才能吃饱。过去客人吃完面后,主人将汤端回倒入锅中,盛面后又舀汤入碗,俗称涎水面。由于这种吃法不卫生,易传染疾病,现已改成面、汤一齐下肚,不再将汤倒入锅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