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氐流民起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氐流民起义

分类:【地域文化】

土家族先民巴氐流民入蜀起义反抗晋统治。晋元康六年、七年,连续大旱、大疫、陨霜、杀秋稼,巴氐聚落之汉中持续大饥荒, “米斛万钱”,晋惠帝诏谕, “骨肉相卖者不禁”。聚居汉中略阳,“祖世本巴西宕渠羸民”,被旱疫饥荒逼得无以为生,遂把求生欲望寄托在流亡上,于是相率四出逃徙,从惠帝八年以后的10年间,流亡人口达百万以上。巴西宕渠羸民首领李特、杨车坂、李黑等,举起复号“巴氐”族称,率其族类,史称“种党劲勇”,“俗好巫鬼”, 由汉中迁秦雍入蜀,以求落脚安居生息。但是,蜀地方官吏和土著地主,如益州刺史罗尚等,贪婪成性,对李特等巴羸流民,肆意残暴侵侮。《晋书?罗尚附传》: “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贵拟鲁、卫,家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不但流民,就是蜀民亦怨声载道,视为祸患,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残酷的现实迫使流民起而反抗,用武装斗争来争取生存的权利,故蜀六郡流民拥护为领袖,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率领百万流民大起义,攻隐雒城(今广汉),直逼成都,成立义军军政府。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与蜀人约法三章;施舍赈贷,礼贤拢滞,军政肃然”, “蜀民大悦”。李特等在攻占成都战役中壮烈牺牲。四弟李流继承其事, 自称大将军、大督都、益州牧,统领义军,再度攻打成都,不幸病逝,临终宣布李雄(李特之子)为其继承人。李雄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一面用计歼灭罗尚军队,乘胜赚取成都少城,一面派骁骑将军李骧南下犍为,切断罗尚赖以依存的粮食运输线,罗尚外无救兵,内无粮草,无法固守,留下牙将罗特,乘夜而逃。罗特自知抵抗不了李雄义军,开门迎降。李雄率军政府进据成都,取得起义的大胜利,重振了巴氐威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