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蜀文化的源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蜀文化的源流分类:【地域文化】 巴蜀原始文化是根据考古资料的文物类型进行的推断,这和历史学的历史分期不完全相同。因而原始巴蜀文化与古代巴国、蜀国的历史是否重合,就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赵殿增先生认为:“早期巴蜀文化反映的社会情况表明,当时制陶等项生产已有很大发展,农业经济已经开始,定居村落逐渐形成,当时人们散居四川盆地各处,各地方文化既有一定的差别,又开始形成统一的作风,表明这时社会组织大约处在部落联盟时代的军事民主制阶段。这与史书关于蚕丛,鱼凫时代的情况记述比较类似。” ①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原始巴蜀文化就是蜀国文化的考古学论证。两者是同一种文化,而不存在渊源关系。进一步讲,原始巴蜀文化的历史时期是在殷商时期,蜀国的早期部落组织也在殷商时期。这种历史时期的一致性是十分明显的。现在尚不能说明的是,原始巴蜀文化究竟是与蜀国文化完全一致,还是原始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蜀国文化。这也涉及到,巴蜀文化是否是川西平原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 李伯谦先生根据陕西城固县考古资料推测,“蜀族最早的活动中心可能不是在其他地区,而是在汉水上游,只是到西周时期,才转移到成都平原。”因为,“城固铜器群与早期蜀文化的关系要较与周围其他文化更为密切,早期蜀文化的许多因素可在城固铜器群中找到渊源,以城固铜器群为代表的文化至少是早期蜀文化的来源之一。” ② 这是关于巴蜀文化源流的观点之一。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也不少。例如,顾颉刚先生在《牧誓八国》中也认为,庸、卢、彭、濮“四国与蜀均在汉水流域。”童书业先生在《古巴国辨》中则更详细地说:“蜀国亦未必在四川,今湖北郧西县南有蜀河,入汉水,或即古蜀国所在。……大概本来是汉水上游的国族,其后为秦、楚所逼迫而始南迁。”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史料为依据,并非完全猜想。但这种观点和中兴场文化的史料有冲突。如果蜀是西周才迁入成都平原,为何中兴场文化与蜀文化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蜀文化与中兴场文化的承袭关系又如何解释? 关于巴蜀文化源流的另一个观点则认为,早期蜀文化是甘肃、青海氐羌南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因为蜀国传说中,蜀族的活动多在川西北高原。杜宇则出自汶川的部落。在周边原始文化中,建山寨文化不仅在这一地区,而且与甘肃的马家窑文化极其相似。所以,过去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观点较为合理。但这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成都平原发现的迄今已知以水观音遗址与墓葬为代表的最早蜀文化,特征十分鲜明,根本看不出与川西高原发现的同马家窑文化有类似特征的文化有任何蛛丝马迹的联系。同样,……它和与其基本同时的一般认为是氐羌族人遗存的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相比,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直到战国晚期,以成都平原出土的船棺葬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与以茂汶地区发现的战国、秦汉之际的石棺葬为代表的氐羌文化之间,也很难找到多少相同的因素。” ① 那么,建山寨文化特征为何没有反映在巴蜀文化之中?这些特征消失的原因何在? 都是难于解释的问题。 无论是盆地中心形成说,还是汉水上游形成说、氐羌南下说,都是依据一定的史实提出的巴蜀文化的源流观点,其中都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也有难于解释的疑点,但对于进一步推测巴蜀文化与原始文化的渊源关系都具有价值。无论今后的结论如何,它对于巴蜀文化的形成提示了两个重要的说明:其一是巴蜀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种地域文化交流、融合形成的,是适合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地域文化。因此,我们在探讨巴蜀文化时,不能认为它仅仅只有唯一的原始文化渊源关系,可能是多种原始文化的融合结果。其二,巴蜀文化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域文化不同的特征。因而在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吸取了一些其他文化的因素,但始终能显示自身的独特性。这也是我们认识、了解地域文化的依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