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蜀酒文化的自然环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蜀酒文化的自然环境

分类:【地域文化】

从巴蜀名酒带的地域分布看,基本上处于长江上游和上游的各个支流沿岸,这些地域为酿制美酒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从岷江、赤水河等江河奔流而进入巴蜀地区的水基本上没有被污染,水质清彻,极有利于酿酒。成都、绵竹、邛崃等地,并不直接使用江河水,而是利用地下水.特别是江边水井。这种水经过自然的砂石过滤,水质纯净,含有一定的矿物质,酿酒更优于江水。而在川南和三峡地区,则多用江心之水酿酒。由于上游污染少,江心水流湍急,杂质较少,用于酿酒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在川南、三峡地区的山中,还经常可见山泉。这些山泉不仅水质清彻,而且含有多种矿物质,能有效地改善酒的品质。所以,用高山泉水酿制勾兑,使之酒味纯正,已成为制作名酒的关键之一。万县的“太白酒”就是一个较明显的例子。歇凤山的泉水含有矿物质,能与酒中物质发生作用,改变了酒的辣味,使之醇香绵软。人们常言道:“水乃酒之魂”。良好的水源是美酒产生的根基。巴蜀地区之所以能形成众多的名酒,就在于水源丰富,类型多样,因而能生产出众多的名酒。这完全不同于因某一处山泉、某一个井水而形成的个别名酒。

其次,巴蜀地区的雨水充沛,气候温暖,全年的无霜期很长,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地区,为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巴蜀地区的地形多样,生产条件差异明显,生产的粮食品种繁多。川西平原气候温暖,加之都江堰工程提供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盛产稻谷。边缘山区因水利不畅,主要生产高粱、玉米等杂粮。五陵地区则兼有稻谷和杂粮的生产。这些品种的差异直接影响到酿酒业的发展。特别在最初的酿酒业中,更能看到这种影响的作用。没有丰富的粮食产量,就没有富裕的粮食用于酿酒;没有多种粮食品种的生产,就不会有各种不同配料的名酒生产。号称“陆海”的巴蜀地区正好具备有这两种优越条件,名酒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巴蜀地区全年阴天的日子比晴天多,特别在夏天,气温高,空气潮湿,非常适合于霉菌的生长,对于酿酒业来讲,这正是制作酒曲的极好时间。制酒的行话说:“曲是酒之骨。”没有好曲,酒就不能立起来,更说不上什么名气了。巴蜀名酒能以自身独特的风格流传于世,就借助了这得天独厚的制曲条件。虽然在实际制作中,各个制酒厂家有不同的制曲方法,但都十分重视酒曲的独特性。五粮液酒要选择用优质小麦制作“包包曲”,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酒曲形式。其中又以夏季三伏天制作的“伏曲”为上乘。将“伏曲”陈放半年以上,成为“陈曲”才能用于酿制五粮液酒。全兴大曲则分两次制曲。第一次是在初春,当桃花盛开之时制成的曲,称“桃花曲”。第二次则是在盛夏时节制成的“伏曲”,酿制全兴酒时,将两种酒曲混合使用,从而得到上等佳酿。

总之。无论是从地理特色、物产资源,还是从气候与制酒的关系看,巴蜀地区都有生产美酒的适宜条件,从而形成了大量的酿酒生产活动。实际上,在巴蜀名酒带之外,也有巴蜀酒的生产,只是其产量和知名度不及名酒带而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