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布袋和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布袋和尚

分类:【传统文化】

唐末五代时僧人,名契此,又号长汀子,因常随身携一布袋,故世人多称“布袋和尚”。《宋高僧传》和《佛祖历代通载》载,布袋和尚是明州奉化人,身材矮胖,肚子奇大,常以杖背布袋,腆着大肚皮,面带笑容出现在街市上,以乞讨为生。他随处卧寝,言语无常,形如疯颠。相传他“示人吉凶,必应期忒”,而且还能预知气象,天将雨时,他穿湿布鞋化缘,天将旱时,他换上木拖鞋,以警示于人,从来无误。布袋和尚圆寂前,端坐于岳林寺盘石上,口占一偈曰: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跏跌而化。《弥勒上生经》载,弥勒为未来之佛,在释迦牟尼佛涅?之后降世。伴随弥勒的降世,人间将风调雨顺,万民幸福。弥勒降世的观念随着佛教的流传而深入人心,人们在凄苦无告之时,便自然热切盼望救世弥佛的出现。布袋和尚身处唐末五代乱世,坐化前的偈语,颇耐人寻味,时人遂以为布袋和尚即弥勒佛显化之形,于是大加敬奉,将其肉身葬于岳林寺西,取名“弥勒庵”,并根据他的形象来造“中国式”的弥勒佛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