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干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干支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枝。天干、地支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相传黄帝师大桡“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枝相配,以成六旬。”(《续汉书?律历志》注引《月令章句》)古代以干、支或干支相配纪时、纪日、纪旬、纪月、纪年。干支纪日,初仅用天干,十日一旬,周而复始。后用干支相配,殷代骨简中有干支表,卜辞中有干支纪日。一为三旬式,甲子至癸巳,一为六旬式,甲子至癸亥。后世沿用六旬式。自鲁隐公三年(前720)二月己巳日起,古文献中干支纪日未间断,系世界上沿用最久之纪日法。地支纪月在春秋时代已成为数序纪月之辅助方法,将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通常以冬至所在月为子月,余次类推。星占家常以干支纪月。干支纪年正式施行于东汉元和二年(85),此后未中断。民间又以十二生肖纪年,以十二种动物表示十二地支、十二年。王充《论衡》卷3《物势》及卷21《言毒》中已有十二辰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豕,名称与今一致。地支纪时参见十二时辰制。 干支表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丙寅 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戌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我国特有的记录时间的序数系统。干指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故又称 “十干”; 支指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故又称 “十二支”。尽管干支在古代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其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相传是黄帝时的大桡发明的,据东汉学者蔡邕 《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始作甲乙来名日,叫作 “干”; 作子丑来名月,叫作“支”。而且,干支的数目为何是十和十二,至今也是一个谜。有人猜测,十干可能与十个太阳的传说有关。《山海经》上说,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十个太阳各轮流值日一天,每个太阳分别以十个符号来表示,于是就有了十干。十二支则可能与十二个月亮的观念有关。月亮每月的盈虚变化,在古人看来,都是一个月亮消失,而另一个新月出现。阴历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亮轮流值日一月,分别以十二个符号来表示,于是就有了十二支。天干或地支可以单独用来纪日,如屈原 《哀郢》“甲之早吾以行”,“甲” 就是采用天干纪日。古代节日中的“上巳”,“巳” 就是采用地支纪日。地支也用来纪年,后来演变为十二生肖纪年。古代记时单用地支,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半夜十二点是子时 (故称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八点是辰时,十点是巳时,十二点是午时 (所以说中午),其余类推。后代也有用天干或地支来表顺序的,如书的卷次等。但最常见的,是天干和地支按顺序两两配合使用,即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这样有六十种组合,称为 “六十甲子”: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丙寅 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壬申 壬午 壬寅 壬寅 壬子 壬戊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中国古人发明创造的,用来纪日、纪年等以六十为周期的序数。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配合,可组成六十对,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癸亥,周而复始。一般叫做“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以此表示时间的顺序。干支在我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就使用六十干支纪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日复一日,循环使用,千百年来从未间断。中国历史虽长,但若顺着干支往上推,历史日期相当清楚,这是我国古代创用干支法的功绩。干支法不但用于纪日,还用于纪年(见岁星纪年)。古代汉初始用十二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昼夜均分十二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如子时为现在的23点到1点,丑时为1点至3点,等。用十二地支纪月,称作月建(见斗建)。干支纪月时代较晚,约在唐代。我国现行的历法农历(夏历)部分,还仍然保留着干支纪年法内容;一些杂气的计算也还保留干支纪日的传统,比如三伏的计算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叫初伏,第四个庚日起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叫末伏。再如南方的入霉出霉计算,它根据不同的地区或以芒种后的丙日为入霉或以芒种后的壬日为入霉等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