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惠寺华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惠寺华塔分类:【文化精萃】 又名多宝塔。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唐贞元年间始建,金、明、清各代皆有修葺。塔高40.5米。塔第一层为八角形,原有四个正面又加扁六角形亭状的单层套室,俗称小塔。余层皆变化多端。此塔以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见称。塔原为广惠寺内建筑,寺又因此塔而名华塔寺。乾隆帝曾多次来此礼佛,并题“妙光演教”之额。 亦称“花塔”、“多宝塔”。在今河北省正定县城原广惠寺内。其上部塔饰形如花束,故名。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增建,奠定形制。历代均有修葺。塔为砖砌,由主体、六角形亭式单层套室小塔组成,通高40.5米。其塔身三层楼阁式,平面均作正八边形。第一层各门作半圆?券状,门洞前接小塔,斗?配置奇异。第二层下设平座,上置斗?檐瓦,每面3间,门呈长方形,壁窗状若方洞。第三层平座较大,塔身骤小,方门假窗,斗?向外挑出。以上呈圆锥形,其座之八角有力士承托,表面塑若干相叠单层方塔、形成花束状八面锥体,布满狮、象、虎、豹、龙及佛像等高突浮雕,并着各色油彩,相间错杂排布。全塔造型古拙雄奇,为金代华塔典型式样。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多宝塔,在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始建年月不详,一说为唐贞元年间(9世纪末叶),一说为金代。曾经多次修葺。今已残损。塔高40.5米,砖砌楼阁式。塔身分4层,1至3层平面呈八角形,第4层为圆锥形,其上为八角檐顶,再上则为塔刹,结构富于变化,为我国现存独特塔型之一。塔基四面有圆拱形门洞,两侧有假柱,柱顶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配置奇异。1至2层有门,塔身外饰以假方格窗棂。3层以上呈圆锥形,平座宽大而塔身骤小,平座各角,皆刻有力士像,用以承重。自此以上,均有浮雕壁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内生民街路东。又名多宝塔。原为广惠寺内建筑,今寺已不存。据文献记载,塔始建于唐,金大定年间及明清两代多次修葺。塔身四层,高40.5米,砖砌楼阁式。第一层平面为八角形,四角另建六角形亭状单层套室,称为小塔,塔身及小塔正面辟有圆拱洞门。第二层平面为正八角形,四正面辟门,四侧面设假窗。第三层亦为八角形,塔身缩小,正面辟方门,另三面设假门。第四层为圆锥体,下有力士承托,上饰人物和虎、豹、狮、象等动物形象。再上为八角檐顶,顶上为塔刹。华塔设计构造科学,工艺精湛,为古塔建筑之杰作,其造型为我国砖塔中唯一的一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