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分类:【传统文化】 在南宁市七一广场东侧。本馆原为广西省博物馆,始创于1934年,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整座大楼造型庄重,具有南方建筑风格。楼分3层,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馆内现收藏历史文物、自然标本10万多件,图书资料7万多册。其中,属国家一、二级的珍贵藏品,近1000件。藏品的地方民族特点也比较突出。《广西历史文物陈列》,主要展出距今约5万年的“柳江人”头骨化石;100多万年前与人类伴生的“巨猿”化石;新石器时期遗址的各种出土文物;商代晚期的铜卣;周代的铜尊和铜钟及各种兵器;战国、秦汉及其以后历代的古窑和墓葬出土的文物,《广西古代铜鼓陈列》,主要展出各种铜鼓,收藏量为世界之最。铜鼓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铸造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目前全国共收藏有1400多面,其中广西占600面,而此处即收藏320面。包括当今世界最大的、直径为1.65米、重达300多公斤的“铜鼓之王”。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广西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首义地。陈列展出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在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前后的斗争史实和许多珍贵的文物历史资料。《广西革命历史文物陈列》,主要展出广西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史实资料及实物。共有各个阶段的文物、资料800多件。 位于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27号。前身为1934年创建的“广西省博物馆”。1956年重建。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现在新的陈列大楼于1978年建成。整个建筑分为陈列大楼、民族文物苑和文物库房等三大部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7314.8平方米,陈列面积为7000平方米;民族文物苑,占地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7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为3930平方米。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达4万多件,基本陈列有《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古代铜鼓展览》、《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广西革命文物陈列》等。广西博物馆是省(区)级博物馆,是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机构。现有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6人。成为全区考古发掘,文博研究的活动中心。 该馆创建于1934年,原名广西省博物馆,1958年改取今名,该馆有5个固定陈列: “广西历史文物陈列”、 “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古代铜鼓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反映了生活在当地的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1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馆藏民族文物4000件,其中铜鼓最具特色,共300余面,含8个类型,居国内外博物馆同类藏品首位。馆址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34号。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