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度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度身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瑶族成人礼中的一种巫术活动。瑶族男性成人以后,都要举行度身仪式,具体程序包括:变身,即巫师念诵咒语,使自己脱离原来的身分,变成其巫师系统的本师,以便施行法力;变锣鼓,即招集神人;请神,即招请诸神;落禁变碗,即供铁城禁鬼之用;变石,即碛鬼;坛下开井,即押鬼在金井之内;收邪师,即设下弓弩伏妖师;收邪,即收伏一切精灵恶鬼;变水槽禾杆,即将禾杆变铁船,渡海捉邪神;变杉板、变席,即杉板、席变床,度者睡在床上;变灯盏,即7个灯盏变7星;变缸瓮,即缸瓮成铁船;变盖听;变水槽,即水槽化为云、水钵及铁钩;上船;承灯;追灯;分兵;抛兵,即运用天兵;发角;变刀;变番竹;变番布;当天收邪师;上刀山收邪;变刀口,即利用咒语将刀口变为棉软等,乘至老君金殿前;变柱,即用以扎刀梯;变脚底,即巫师利用咒语,把自己的脚板变成铁叶牛皮,踏上刀梯;给印;给轨,即占卜用具,进行占卜;给阴阳二据;梯下;道场完满,将所变之物变回原型。度身完毕,度身者即取得做师公的资格,并能以成人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 亦称度戒,瑶族象征成年的宗教礼仪。瑶族男子在十六、七岁时即要举行类似成丁的度戒仪式,有些地方还分为“大度”、“小度”、“度天戒”、“度地戒”。度戒前,要请来戒师主持仪式。度戒期间,度戒者要遵守种种禁忌,要在戒师家吃住,不许出门,不可见天、见火,只与戒师一人交谈,同时斋戒。晚上,由戒师向他传授宗教仪礼、课目和本家族、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度戒之日,在村外草坪平地放一张桌子,桌子四脚分别绑一高柱,柱上搭板,做成高高的巫台。台下由八个人张藤篾织成的大网,网上垫被,旁有一男子化装成妇人,怀抱婴儿。戒师开始念经请神,神至,度戒者对神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不做官欺人。……誓毕,戒师抛火于木碗内,表示如背弃戒律,将同此下场。然后,戒师高喊:“度下!”度者便全身卷曲,两手交叉扣紧膝盖,置头于两膝内,由高台翻滚而下,入于网内。最后戒师宣读法纪,加盖手印,由“度戒”者保存至死。有些地方行度时,度戒者还要赤脚爬上插有锋利的刀子的梯子,称为“上刀梯”,或赤脚踩过烧红的砖头,谓之“踩火砖”,或在滚油锅中取物,谓之“捞油锅”。以这些危险和痛苦来考验度戒者的意志和精神,表明他的成熟。度戒后,他将受到神的保护及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有做师公的资格,能以成人身份参加社会活动。这实际上是成年礼中的一种巫术活动。瑶族女子在十五、六岁时亦行成年礼,换掉幼时的花帽,改包头帕。有的地区的瑶家女子开始“顶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