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度量标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度量标价分类:【中国民俗】 民间尝以“秤平斗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来说明买卖公平,用斗、秤、尺来衡量买卖人的“良心”。有的在斗边、秤星、尺度上书刻“福、禄、寿”三字。按迷信说法,若在度量衡上作假,或短斤少两,或大秤进、小秤出,就要损福、减禄、短寿。但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哄抬物价、以劣充优、昧心牟利的商风仍然存在。 旧时商店商品不标价,价在店员心中。店员看货物行销情况随行就市,自行标价,因有“一日买卖三时价,早晚时价不相同”,“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以及“有钱莫买腊时货,一个灯盏涨半个”之说。某些资金雄厚的大商号虽也标“一言堂”(即不讨价还价),但那并非真实的。另外,还标暗价,暗价数目用谜语式的字样代之。民国时,黄冈团风“福生昌杂货店”的暗码是“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三里畈“李祥顺杂货店”的暗码是“由中人工大,王主井羊非”。以上两组各用10个汉字代表“1、2、3、4、5、6、7、8、9、10”。若顾客问一只瓷碗的价格,二掌柜答“五角六分”,客还价“四角五分”。二掌柜倘不能做主,便暗视大掌柜,大掌柜即用暗码指示:“‘顺’(或‘大’)卖。”那么这只碗乃用五角成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