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座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座次分类:【传统文化】 以座位来分别尊卑次序的礼节,即现代所谓 “排座次”。排座次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但在古代,主要是以座位的朝向来决定尊卑的。从东西南北四方来说,有 “南面为尊” 和“东向为尊”两种排座次。这里涉及到古代房屋建筑的结构和朝向。先秦时,贵族住宅和祖庙等重要建筑,一般都采用的 “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座北朝南。堂上不住人,而是举行社交活动的场所,类似现代的客厅。堂的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临庭 (院落) 大开,形式仿佛现代的戏台。显然,在堂上举行的活动,座次就以座北向南即南向位为尊,其次是西向位,再其次是东向位,最后是北向位。但室中活动就有所不同,所谓室,类似后代的“里屋” 或寝室,主要是休息起居的场所,但也可举行小型社交活动。由于室一般是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位就是东向位,其次才是南向位,再其次是北向位,最后是西向位。简单地说,由于举行活动的场所不同,座次方位的尊卑就不同: 凡是在堂上举行的仪式,座次都以南面为尊,在宫殿中,这就是帝王的尊位,与此对应,北面即背南向北就是臣位,大臣朝拜君王就是向北拜,故古代有“南面称孤” 与 “北面称臣” 的说法; 凡是在室内举行的仪式,则以东向为尊。由于古代平民的居处多有室无堂,各种活动都在室内举行,因此在民间,“东向为尊” 的观念比 “南面为尊” 的观念更加流行。影响所及,社会各阶层都接受了这种排座次,只要不是在堂上,大都以“东向为尊”,如鸿门宴上,西楚霸王项羽以尊者自居,东向而坐,其次亚父范增南向坐,再其次是汉王刘邦北向坐,刘邦的谋士张良则西向坐。这一座次安排,说明项羽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又如西汉大将军周勃不好文学,每次召见儒生时,也总是自居东向的座位。从左右来说,秦汉以前一般以右为尊,叫作 “尚右”,战国时蔺相如被赵王 “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就引起廉颇不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诸侯国设左右丞相,右相位在左相之上。“左迁” 就是降级的意思。但在某些场合,又以左为尊,如 “男左女右”。据 《礼记?内则》,当婴儿诞生后,如果是男孩,就在门左挂一张木弓,象征男性的阳刚之气; 如果是女孩,就在门右挂一幅佩巾,象征女性的阴柔之德。前后上下的尊卑古今一样。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尊位既定,那么排座次的传统规矩,在官场以官品 (级别) 高低为序,品高者坐尊位; 在民间以辈分年齿为序,年高长辈坐尊位;但在师门却以拜门的先后为序。 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宴饮礼俗,也是用于分别尊卑贵贱的一种方式。《仪礼》、《礼记》中就有以座次示尊卑的规定。如《仪礼?士昏礼》规定的夫妻对席礼,夫坐东面西,妻坐西面东,表示夫尊妻卑。无论古今,官高者居上位,官低者居下位,右为上,左为下,已成定制。年龄的长幼、地位的尊卑,在宴饮时座位的排定上最为突出。一般宴席桌朝大门,如是一桌,座次的排定是:最末一个座位是主人的座位,客人则按地位高低或年龄长幼依次入座,如是两桌或两桌以上,大都排首桌(与前同),最多排第二桌,其余为散席,不排座次。 在西方宴席上,座位的安排一般是以女主人为主,主人的右边座位是主宾席,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二位宾客,第三位又在右边,其余的以此类推,越位会引起众人及本人的不安。在汽车上的座位,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习惯不同。亚洲国家汽车上的后座是上座,一般工作人员坐在司机旁。而在欧美国家,把司机旁的座位看作上座,为的是让客人坐在前边能更清晰地欣赏一路上的风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