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延庆观玉皇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延庆观玉皇阁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开封市城内西南隅,是我国道教建筑物的重要遗存。在我国道教历史上和北京的白云观、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在北宋全真教创始人王?传教和逝世的地方建立的重阳观、后改建为“万寿宫”的基础上、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修建的。后来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河水灌进开封城内。到1927年,延庆观就只剩下一座玉皇阁了。该阁坐北朝南总高13米,下方上圆,分为三层,全用砖砌成。阁的底层是四方形,南面有一瓮门,门上是雕砖对成的重阿斗拱,两旁各有一圆形铁窗,东窗棂上铸的阴文题记:“大明永宁王大府镇国中尉雪窗重修玉皇阁三官无梁宝殿铁窗门户两扇”及“嘉靖二十八年九月吉日”。阁内为穹窿顶,无梁柱和梯道。底层顶部为色彩鲜艳黄、绿、兰琉璃瓦覆盖。此层供奉北极玄帝。中层为实心八棱形,周围装镶着七个碧色琉璃瓦砌成的连续山花。山花上砌有仿木结构的柱子和阑额。其上为雕砖斗拱,向上承接顶层平座。上层是一座砌有墙壁的八角亭,南北各有一个拱形门洞。平座周围砌有蓝花琉璃砖栏杆。斗拱下的瓮砖雕刻着青龙、白虎、麒麟、灵芝、仙鹤、夜叉、风火轮等道家传统图案。南门阑额上镶着一块琉璃砖雕成的竖式匾额,上有蓝底阳文金字楷书“玉皇阁”三个大字,四周有青龙盘绕。亭内供奉着一尊用汉白玉雕的玉皇大帝坐像,左右各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侍者。亭的北门不通,仅留一门洞,内壁镶砖雕阴文行书“通明阁”三字,字大尺余,雄健有力。亭顶为八角攒尖顶,覆盖碧色琉璃瓦,瓦上有道教尊奉的四方之神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等装饰。亭顶脊上饰有一骑狮的蒙古武士像和一西域人像。亭顶尖安装一个斗大的铜宝珠,金光闪亮。整个玉皇阁设计绝妙,结构精巧,造型奇特,华丽美观,为我国同类建筑中所罕见,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位于市西南隅。著名道观。初名重阳观,元初重建,更名朝元万寿宫。明洪武六年(1373)改建,更为今名。民国时殿堂倒塌,仅存玉皇阁,亦称通明阁,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重修。后因泥沙淤埋,不见门窗,经1973年清理,下掘1.7米,始见全貌。阁高13米,坐北朝南,共三层,青砖砌成。底层外观呈四方形,室内穹窿顶,无檩梁,无阶梯。南辟瓮门,左右各有方形铁窗,铸有“嘉靖廿八年九月吉日”等阴文题记。顶为八角攒尖形,上覆碧色琉璃瓦,以一铜质顶饰收尖。南门上悬琉璃砖雕盘龙扁,题“玉皇阁”三字。亭内供汉代玉雕玉皇大帝坐像一尊,左右各一侍者。北门门内刻阳文行书“通明阁”三字。全阁结构奇巧,造形古雅,为明代楼阁式建筑中所少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