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18 五帝

上古传说中的5位帝王,当在三皇之后,夏代以前。古来说法各异,约有5种: 《易·系辞下》、《皇王大纪》: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尧、舜; 《礼记,月令》:太昊 (伏羲)、炎帝 (神农)、黄帝、少昊、颛顼; 《帝王世纪》: 少吴 (挚)、颛顼、高辛 (帝喾)、尧、舜;《道藏·同绅部·谱录类·混元圣记》引梁武帝说:黄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现史学界多采最后一说。

五帝

相传上古时的5个开明的帝王。至今说法不一,一说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一说是少皞、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一说是黄帝、金天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 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风俗通义·皇霸》: “五帝: 《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谨按《易》、《尚书大传》: ‘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施四季,与地同功,故先黄以别之也。颛者,专也,顼者,信也,悫也。言其承文易之以质,使天下蒙化,皆贵贞悫也。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喾然,若酒之芬香也。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舜者,推也,循也。言其推行道德,循尧绪也。’”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实为原始社会末期部族首领。有5种说法:1.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唐尧、虞舜(《皇王大纪》);2.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世本》、《大戴礼》、《史记·五帝本纪》);3.太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4.少昊(皞)、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尚书序》、《帝王世纪》);5.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道藏·同绅部·谱录类·混元圣记》引梁武帝说)。

五帝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位天帝,即白帝、青帝、黄帝、赤帝、黑帝。古人对天的信仰,每每具体化为对上帝的崇拜。战国秦汉时代,对上帝的崇拜已发展为“天有五帝”之说。这是与阴阳五行说的产生和盛行直接相联系的,也是当时帝制运动的曲折反映。五帝虽为神灵,但他们却都又具体为远古的帝王。例如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白帝——少皞,青帝——太皞,黄帝——轩辕,赤帝——蚩尤,黑帝——颛顼。另,五帝的概念亦直接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主要有三种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2)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3)少昊 (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据近人研究,他们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