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建安七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建安七子

分类:【文化精萃】

建安文学中有七个文学家的并称。“七子”之目最早见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元瑜,汝南应?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人中,孔融年长,因反对曹操而被杀。他长于散文,文笔犀利简洛,但骈债气息较重。其余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幕僚而以王粲文学成就最高。其诗赋感时伤乱,情真意挚,南朝梁刘勰誉为“七子之冠冕”。刘桢以诗著称,多赠答之作,格调遵健,以气盛见长。陈琳和阮?能诗善文,尤擅长章表书记。徐干和应?传世作品甚少,成就也不高。“建安七子”又称“邺巾七子”。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元瑜,汝南应场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蚴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建安七子”中,孔融、王粲、徐干、刘桢四人均系山东人。“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散文,作品造语遒劲、议论尖锐。王粲诗、赋、散文“兼善”,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作品抒情性强。徐干善辞赋,曹丕说它“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刘桢长于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其余三位,亦各有特色。“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明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干集》、《应德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清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