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家场古城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家场古城址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盐池县城西北张家场村西。是目前地处河套地区的一座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秦汉时期的古城遗址。从古城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则正是在古代?衍戎族活动的区域以内。据《史记?蒙恬传》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率军西北斥逐匈奴,沿黄河“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汉书?地理志》亦载,西汉时期北地郡?衍戎族活动过的河套地区设置?衍县。因此,初步推断,张家场古城址即是秦汉时期的?衍县故址。?衍县是在秦统一后设置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宁夏境内早期的县级建置之一。东汉初,?衍县被省废,它先后有200多年的历史。古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在古城西南,发现有汉代的墓葬。东门一带,历年来先后挖出的牛、羊、马等牲畜骨骼数万斤,出土的秦汉时期的货币总数达二千斤之多。古城址的废墟之上,遍布秦汉时期的绳纹陶器残片.以及大量的残砖碎瓦。有卷云纹瓦当、绳纹板瓦、小简瓦,以及花纹空心砖和铭文空心砖等。铭文方砖上刻有汉代常见的“大富昌、子宜孙、乐未央”九字吉祥语。出土的砖瓦与关中地区的秦砖汉瓦的纹饰和型制完全相同。另外.古城内还出土了200余枚铜印章,这些印章除人名刻章外,还有少数刻有符号的印章。城内出土的两件人字形铜齿轮,与陕西省博物馆所藏的汉代人字形齿轮和山西省永济县出土的西汉铜人字形齿轮的形制完全一样。其它还出土了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的三棱箭簇、带钩、小形编钟、铺首、盖弓帽以及铜镜残片等,这些都为古城的断代提供了实物证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