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分类:【传统文化】 张家界,又名青岩山,属武陵山脉东支。地处湖南大庸市、桑植县和慈利县交界处,武陵原风景区的西南部。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境奇峰连绵,怪石高耸,沟壑幽深,溪水潺潺,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繁多,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公园和野生动植物园。园区内步移景异,步步皆景,具有神、奇、秀、野的特点,人称“大自然的迷宫”。目前已开辟了5条游览路线和100多个观景点,有1挂瀑布、2座天桥、3座古刹、4道天门、5条溪水、10大山寨、48大将军岩、800多条峡谷景观。分属黄石寨、金鞭溪、腰子寨、沙刀沟和琵琶溪五大旅游区。 位于张家界市北部,东与慈利县的索溪峪相连,北与桑植县的天子山相接。公园管理面积8000公顷(张家界景区面积为13300公顷),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此地在战国时属楚国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慈姑县,汉属武陵郡充县,唐属江南澧州,宋属荆湖北路澧州,元属湖广行省慈利州,明属湖广布政司,改慈利州为县,此地改属永定卫,清属永定县,1914年改大庸县。公园管辖区在历史上无统一地名。当地习俗将百丈峡至黄石寨一带称为青岩山,黄石寨至朝天观一带称为马鬃岭,板桥至锣鼓塔一带称为张家界。1949年建国后,属大庸县张家界乡。1958年至1979年,属张家界国营农场。1979年辟为旅游区后,一度称为青岩山。1982年,由国务院正式命名为“湖南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此地见于文字记载,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现百丈峡上尚存明嘉靖间题诗的摩崖石刻。清代多种地方志已披露其山水风光之胜,赞为“奇观”。但由于昔日交通不便,这颗大自然明珠长期深藏,直到1979年才微露瑰异本色,令世人惊叹不已,迅速名扬中外。境内发育千崖万壑,奇谲多姿的石英砂岩峰林,在我国丹霞、喀斯特地貌景区中,独具特色。最高峰为“兔儿待月”,海拔1334米;最低处“水绕四门”,海拔300余米。张家界不仅以峰见奇,而且以水显幽。金鞭溪、沙刀溪、琵琶溪、矿洞溪及花溪,碧波中徘徊着天光云影,流动着花木清芬。区内景点有上百处,现分为黄石寨、金鞭溪、腰子寨、沙刀沟、琵琶溪五个景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7.7%,其中大多为原始次生林。植物种类达一千多种,木本植物有93科517种,其中稀有珍贵树种191种。鸟类有41种,兽类有27种,其中有多种稀有珍贵动物。它是我国中部著名的野生动物园与天然植物标本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