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征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征辟

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选任官吏的制度。征聘、辟除的合称。汉代皇帝常聘任有名望德才之士诣京为官,称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去就自由,若应征赴京,皇帝往往特诏一路传舍供给酒食,沿途由地方官迎送。诣京后或备顾问,或任政事,地位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汉书?枚乘传》:“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汉书?龚胜传》:“行道舍传舍,县次具酒肉,食从者及马。”汉代除皇帝征聘外,公府、州郡的高级官吏也可自行任用官吏,称辟除。《通典?职官?总论州佐》:“州之佐吏,汉有别驾、治中、主簿、功曹书佐、簿曹、兵曹、部郡国从事、典郡书佐等官,皆州自辟除。”西汉时,被辟除者犹为国家官吏;到东汉,故吏实成了主官的私属。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与这种辟除制有很大关系。

汉代皇帝和高级官吏任用属官的制度。汉武帝时成为定制。汉时,皇帝和高级官员任用自己的属官往往不由其他官吏中选调,而直接征聘有名望的人来做官。由皇帝直接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如中央的三公、地方的州牧、郡守等)征聘为自己僚属的,称为“辟”。因此称之为“征辟”。征辟也是汉代选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亦称“公府辟士”。汉代征集贤士为官的一种方法。朝廷招聘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入仕为“辟”。始于西汉,盛于东汉。当时有名望的公卿,身居高位,以能罗致天下名士,充当自己的门生幕僚为荣,而世间的英才俊士,亦以能为朝廷或公府等征辟,作为出身捷径而勉力奋进。《后汉书?霍?传》:“(宋光)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但也有一些拒绝征辟的士子。《后汉书?蔡玄传》:“(蔡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