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悲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悲鸿分类:【文化精萃】 著名绘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九岁随父学画。二十一岁入震旦大学学法文。1917年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公费留学法国巴黎,从师弗拉蒙,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兼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等,并从事绘画。曾赴法、德、比、意、苏等国举办画展。抗日战争期间,又辗转国内各地举办画展,将卖画所得救济难民。1945年初,与郭沫若等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反对独裁,拥护成立联合政府。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毕生致力于发展民族美术事业,画学贯通中西,对中国民族绘画和欧洲传统美术深有研究,对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绘画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各流派。主张“目察”、“心判”、“手为奴”,“尽精微、致广大”。对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擅长油画,水墨技法亦娴熟,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精神,艺术造诣极深。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海内外。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强调美术的教育作用,对学生循循善诱,言传身教,要求学生诚实,不偷巧,不走捷径。一生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代表作品有:《奔马》、《九方皋》、《愚公移山》等,著作有:《新艺术之回顾与前瞻》、《我对敦煌艺术的看法》等。 江苏宜兴人。自幼与其父徐达章先生学习传统人物画,1919年以后,在法国、德国学习油画、素描达八年之久。1927年归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解放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的代表作有:油画《?我后》《田横五百士》、中国画《愚公移山》《九方皋》等。他的中国画作品,能将中西画法融于一体,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对中国当代画坛有极大的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