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德清

分类:【传统文化】

明末僧人。俗姓蔡,安徽全椒县人。20岁投南京报恩寺出家。嘉靖四十三年(1564),谒云谷(法会)于摄山栖霞寺,决意学禅。隆庆五年(1571),北游参学,见五台山北台憨山风景奇秀,取以为号。不久又游嵩山、洛阳等地。万历十一年(1583)赴东海牢山那罗窟结庐安居,始用憨山为别号。皇太后送三千金为其建庵居住。万历十四年(1586),神宗印刷大藏经15部分送全国名山。慈圣太后特送一部与东海牢山,又施财修海印寺。万历二十三年(1595)神宗不满太后为佛事耗巨资,加德清以私创寺院罪名,充军雷州。万历二十八年(1600)南韶长官祝公请德清入曹溪。曹溪南华寺原为中国禅宗祖庭,当时衰落已久,德清到后一年,百废俱兴。天启三年(1623)圆寂于南华寺,被称为曹溪中兴祖师。德清一生弘法,弟子甚多。博通内外学。著有《观楞伽经记》8卷、《楞伽补遗》、《华严经纲要》80卷。主张禅净双修,宣扬儒、道、释三教调和。

明代高僧。俗姓蔡,名德清,别号憨山。安徽全椒人。19岁出家,谒云谷(法会)于摄山栖霞寺。受具足戒后,因慕清凉,自号“澄印”,云游各地。到五台山,见北台憨山风景奇秀,取为号。万历十一年(1583),赴东海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安居,始用“憨山”作号,万历二十三年(1595)以“私创寺院”罪,充军广东雷州,曾以罪犯服在广州登座为众说法,开岭南佛教风气。后住曹溪宣扬禅学,并圆寂于南华寺,被称为曹溪中兴祖师。德清博通内外学,著述很多。门人汇编有《憨山老人梦游集》40卷(流通本书55卷)、《憨山语录》等。他的学说思想不拘一宗一派。吴应宾在《憨山大师塔铭》中说:“纵其乐说无碍之辩,曲示单传,而熔入一尘法界,似圭峰(宗密);解说文字般若,而多得世间障难,似觉范(慧洪);森罗万行以宗一心,而产无生往生之土,又似永明(延寿)。”在佛教内,德清主张禅净双修、禅与华严二宗融合。对外,则调和儒、释、道三教,认为:“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梦游集》卷39)。弟子众多,又颇受士大夫敬仰。与盐宏,真可,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