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恒乍绷武装抗清斗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恒乍绷武装抗清斗争分类:【地域文化】 清嘉庆七年(1802)三月至八年十月,云南省维西厅(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爆发了以傈僳族为主,有怒、普米、独龙、白、汉、纳西、藏等民族参加的武装斗争,因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傈僳族贫苦农民恒乍绷,历史上称为恒乍绷武装抗清斗争。嘉庆六年春节康普乡恒乍绷去土司府拜年,遭女千总捆绑吊打、用尿烧头,群众十分愤怒,杀了女千总全家,救出恒乍绷。维西协营派兵士到康普,要傈僳族缴纳投诚银子,一面催逼, 一面向上谎报军情,诬告恒乍绷聚众作乱,要求派兵剿杀。维西厅不查实情,一面向上转报,一面加派兵丁镇压,傈僳族被逼无奈,以弩弓、砍刀、石块、木棒抵抗官兵,当场打死官军10多人,攻下康普等地及附近粮仓和官军驻地,大规模反抗斗争就此开始。恒乍绷负责总组织工作,傈僳族腊者布为“带兵大总管”。提出“攻破维西”、“土地给众傈僳耕种”、“牛羊银米大家分用”。传递木刻,发动澜沧江东西两岸各民族参加,维西、兰坪、丽江县的傈僳族积极响应,澜沧江西岸的怒族过江来,汉族、白族、纳西族也纷纷参加,仅康普一地就发展到3000人。云南提督带兵800,云贵总督亲自派兵1000进剿, 只听一声号令,万箭齐发,清军大部中箭身亡,清廷大为震惊。云贵总督坐镇剑川,数次增派兵力,并与中甸、德钦的土司、寺庙武装合力,起义队伍在高山滚木擂石,在深箐布毒竹签,浴血奋战,历时22个月。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这次起义对清王朝是一次沉重打击,清王朝为镇压这次起义前后动用10000多官兵,耗军粮720万公斤以上,支出白银137.7万两。起义虽然失败,但迫使清王朝不得不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维西守备、丽江府布政使、迤西道的萨荣安等受到查处,明令“如有蒙蔽官府、营私舞弊、苛虐少数民族的,立即革职惩治”。同时,撤走驻军,减轻当地负担,允许贫困的傈僳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垦地开荒,并免交钱粮,也不准土司、头人以任何借口索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