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戏剧演赏习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戏剧演赏习俗

分类:【中国民俗】

民间请剧团或由本村村民自己唱戏,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秋后和春节期间的庆丰收戏和为村民娱乐而唱戏。如邯郸市近郊一些村庄每年正月要请剧团唱戏,活跃村民的春节文化生活。承德市宽城县旧时秋天如收成好,村中要请皮影团演唱,这叫“秋菜影”。如今则有庆典戏和促销演出戏剧歌舞。二是庙会娱神戏。旧时,各地一些较大庙宇对面一般都建有戏楼(亦称戏台、庙台),每逢庙会时都要请剧团唱戏。求雨成功时也要唱谢神戏。三是愿戏。旧时人们或因疾病痊愈,或因喜得贵子,或因生意兴隆,或科举高中,事先曾求某神保佑并许下誓愿时,就要唱还愿戏,即愿戏。愿戏有真正搭台请剧团唱大戏的,也有在庙会上、神殿外的愿戏,即请两三个戏剧艺人在神前摆弄几个姿态,唱几句唱词,就算唱了一出愿戏。在冀东、冀南农村,旧时有请皮影团演出的,这叫“愿影”。四是丧葬戏。在冀南农村,有的人家死了老人,叫喜丧,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要请剧团唱戏或唱皮影。老人去世三周年时,有的也要唱大戏。五是旧时的私人堂会戏,为某人祝寿等事演唱。

愿戏(杜学德摄)

旧时戏曲班社都供奉梨园祖师唐玄宗李隆基等。定州秧歌则奉其创始人苏轼为祖师。剧团把祖师像画在布轴上,或缝制布偶放在最好的箱内,装车先装放祖师像的箱,行车先行装有师祖像的车。到一个新台口,装好台后,把祖师像放在后台中央,设香案,班主带领全体演职员向祖师磕头,主事人点上三炷香念道:“老爷皇封,神力无穷,驱走凶恶,保佑成功。”念毕插上香,演员们站起仪式结束,演员方可化装开戏。演员上场前还要向祖师作揖拜谢,保佑演出顺利。

祭台也是戏曲班社的传统习俗。祭台有两种情况。一是赶上新建成的剧场,第一场演出前要祭台。方法是提只白公鸡,开演前在台上用刀剁掉鸡头,把鸡血洒在戏台上,祭祀祖师清除凶神,保佑演出平安。二是遇上白虎台时要祭台。坐东朝西的戏台称白虎台,是凶神闹事的戏台。祭台时首先让唱花脸的演员用刀枪把子在舞台四角挑一挑,叫挑四角。然后用白公鸡血洒台,祭祖师。有时遇特殊情况要拜四方,不叫祭台。戏班在新的一年开演后,如果赶上第四个台口正好是白虎台,应拜四方,这预示当年要发财,剧团要开宴,同庆共贺吉祥平安,走运发财。戏班到一个新台口,第一场戏开演前要祭神:主事人奉着“疏”,后面跟着戏班里扮好的几个角色,行礼、焚疏,然后这几个角色对着神位唱几句词,乐器演奏一下,神棚外就点起鞭炮来。礼毕之后,敲三通锣鼓才开始演戏。

旧时的戏剧班社多是草台班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半职业剧团。每一个地方剧种都有一批名角,深受一方戏迷热爱。同样,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戏迷,形成一定的观众基础。旧时河北地方剧名角有张家口唱晋剧唱红的“十三旦”(侯俊山),冀东唐山一带唱评剧的“东来顺”(成兆才)等。广大戏迷对地方剧种和名角的喜欢程度,也非同寻常。如在冀南武安市,旧时有个老人赶着一头毛驴,驮着小米和铺盖卷,到台口看平调落子戏和名角。

在彩布拧成的戏台下看戏(王自国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