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山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成山头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为一伸入海中的岬角。地属威海荣城市,因位处成山山脉尽头而得名。古称召石山,自古有“天尽头”之称。我国南来北往的船只都需绕行于此,故有中国的“好望角”一说。这里悬岩绝壁,三面环海,沙鸥翔集,山势似虬龙戏水。周围海域暗礁林立,水流湍急,气候变幻无常,显示出奔放与粗犷之美。据载,秦始皇曾两次东巡至此,峰西侧尚存清代所建始皇庙。成山头南面海中有四块巨石,形似桥墩,人称“秦桥遗迹”。据传这是始皇二次来时,欲近观海上日出,命人所置。始皇殿西侧还有清光绪年间为纪念甲午海战中壮列殉国的邓世昌而修建的邓公祠。如今这里新建了“天尽头”、“心潮澎湃”等石刻及观海亭、东天门等景致。

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山石巍峨峻峭,如巨龙翘首大海。属胶东半岛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齐略记》载,传说秦始皇东游成山,欲造桥渡海,以观日出之处,而命神人召太行石东来,神人执鞭驱石至此,故又名“召石山”。成山诸峰多豁裂锈渍,如鞭痕血迹。今山巅有残碣一方,为秦始皇时遗物。山头建灯塔,雾天警示海上船只。附近海面形势险要,自古为军事重地。《三国志》载,魏将田豫即利用成山地势全胜公孙渊。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关键性的黄海战役即发生在成山头以东海面上。光绪二十五年(1899)当地人民为纪念壮烈牺牲的邓世昌,于始皇庙后殿西侧修祠塑像纪念。光绪二十九年(1903)御赐邓世昌碑文,碑立于始皇殿后东侧。

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地属荣成市,海图上称山东高角。三面环海,如卧龙翘首。附近海底,礁石林立,海流时速达4?,风高流急,涛声震耳。秦始皇东巡曾二临成山,建有“始皇宫”。明正德七年(1512年)春,为倭寇焚毁。后人在其遗址上又建“始皇庙”,今尚存。庙东有古碑一座,字迹漫漶不可辨识,相传秦左丞相李斯曾于此立碑,篆书“天尽头”三字。成山头南面海中,有天然巨石四块,状如桥墩,忽断忽续,随海潮涨落,乍出乍没,人称“秦人桥”,传为当年秦始皇入海求仙时建。成山头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三国志》载,魏将田豫与公孙渊大战,田豫利用成山头有利地势,趁敌“船皆触山沉没”,“尽虏其众”。1894年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黄海之战就发生在成山头附近海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后,当地人们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始皇庙后西侧建邓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立石碑,上刻御制碑文,赐谥“壮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