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国策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战国策注分类:【传统文化】 典籍注疏。《战国策》自西汉刘向整理编定后,东汉高诱为之作注,但唐以后正文和注解均已残缺。北宋曾巩访求士大夫家藏本补充重编,仍为33篇。南宋在曾本基础上出现两个注本。(1)姚宏续注本。宏字令声,一作伯声,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人。是书据曾本及高诱残注重加校定,校正者多,训释者少,保留较多曾本原貌,即今流行的33卷高注本。有《士礼居丛书》等本。(2)鲍氏《战国策注》。10卷。鲍彪,字文虎,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第进士,官至尚书郎。因不满高注残缺过甚,乃考《史记》诸书,疏通诠解,以纠高注的讹漏。四易其稿,于绍兴十七年(1147)撰成。是书据年月事迹重新编目,以西周更置卷首,相关部分编在一起,非复刘向、曾巩旧本。元吴师道所作《战国策校注》即在鲍本基础上补正而成。有《四部丛刊初编》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