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手狮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手狮舞分类:【中国民俗】 流传于闵行区、松江县、奉贤县等地,相传已三四百年历史。大多在元宵灯会和庙会上演出。手舞狮的表演,以“行街”为常见,也可以在舞台上表演;或在广场上圈地演出,观众则四面观看。手狮舞的风格有两种:一种是表现狮子温驯的神态,俗称“文狮”;另一种以表现狮子的勇猛性格为主,俗称“武狮”。 手狮舞的表演,大狮由两人擎举共舞,中小狮由一人独舞。既吸收了龙舞的翻滚、缠绕、跌扑等基本技巧,也继承了舞狮粗犷勇猛、温驯娇憨、刚柔相济、细腻动人的表演风格。舞狮者一般头戴布头巾,身穿对襟衣衫,外套马夹,灯笼裤,扎彩条绑腿,脚穿镶有大红绒球的布鞋或草鞋,腰系彩带。 狮子灯用竹、篾、麻、彩纸(绢)作材料,狮头、尾分别制扎在两根竹竿上,头尾间用一块长彩绸相连,作狮身。耳、尾、四爪都能摇摆抖动,前爪捧一双层彩球,口唇能开、合,球、头、尾、身内均安装烛火或电灯,长鬣飘拂,凹面凸眼,蒜鼻方口。 狮子灯有大、中、小3种,轻者30多斤,重者七八十斤,也有过百斤的。故要求调狮者不但要有熟练的舞技,还要具备强壮的体格和臂力。手狮舞采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音乐节奏热烈明快、流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手狮舞时兴时落。20世纪80年代是手狮舞空前繁荣时期,并被搬上舞台,多次参加市县各次重大艺术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