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投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投壶分类:【传统文化】 一种由射礼演化而来之娱乐活动。《礼记?投壶》:“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初以宴会酒壶为“的”,以短矢投射。汉武帝时,郭舍人使用新法,以竹为矢,壶中不盛小豆,竹矢投入壶内后,立即反弹出来;投者接矢再投,连续不绝。减少了前人投壶时主宾之间的繁琐礼节,增强了娱乐性。魏晋以后,壶具加耳,耳小于口,增加了投矢入口的难度。晋代有隔障投壶,或闭目投入。明清逐渐消亡。 投壶 投壶源于西周,由“燕射”(君臣燕息时的一种射礼)演变而来。在当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认为是一种耻辱,诸侯宴请宾客时的一项礼仪就是请客人射箭。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由于“文”、“武”分野,文士们和一些诸侯不擅长射箭,因此在宴会场合逐渐出现了一种以壶代靶,以投代射的活动,这就是投壶。 投壶所用之壶大小不等,一般壶颈长约23厘米,腹高约16厘米,壶口直径约8厘米。箭用不去皮的柘,长约92厘米,无羽镞。投壶者在距壶约二三米之处投以入壶,胜者斟酒给负者喝。投壶前及投壶过程中尚有一套繁琐的礼仪,宾主间致谦让之词,赋诗,击鼓奏乐等。 投壶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流行。到汉代逐渐脱离礼仪束缚,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汉武帝年间,把箭改为竹制箭,因又产生了称为“骁”的投壶新法。晋代以后,对壶进行了重大改进,壶上设左右两耳,增加了投壶的方法和形式,使投壶的名目繁多,娱乐性愈加增强。投壶者已不限于贵族,在平民中也有流行。宋元时期,投壶仍很盛行。宋代大儒司马光根据封建礼节对投壶作了全面总结,对投壶的名称、计分规则进行了修改,写成《投壶新格》一书,竭力使投壶达到“合朋友之和,饰宾主之欢,且寓其教焉”之目的,使投壶染上政治色彩。明清之后,投壶日趋衰落,然至清朝末年,宫中仍有流传。 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两千余年之久。深得士大夫贵族阶层喜爱,有关投壶的词赋颇多,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唐代投壶东传日本,后来逐渐演化成日本民间的“投扇兴”游戏。 古代一种体育游戏。投壶是一种很古老的游戏,《礼记》中即有关于投壶的记载。贵族士大夫宴飨之时,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其法是以壶为象征箭靶,将短矢投入壶口者为中,《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前517)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说明春秋时在各国的诸侯中已流行此戏。秦汉以后投壶更加盛行,南阳汉画像石中即有《投壶图》,图中有主宾二人对坐做投壶之戏,旁有侍者。汉代时的投壶方法较春秋时有些改变,原来的壶中要放置些红小豆,以防投入的箭杆跳出壶外,汉时则不再放置红小豆,使箭杆可以跳出,游戏者抓住重投,往复可达百次。汉武帝喜欢观看投壶表演,当时有个郭舍人,极善投壶,能“一矢百余反”,“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壶也不是席间常用的盛酒之壶,而是高约三尺,盘腹长颈,镶以金银,雕刻各种文样的专用壶。魏晋以后,投壶的方式又出现了许多新花样。宋代司马光以这些投壶方式都不合礼仪,故而重新修订了 “投壶新格”,将投壶变成一种“纳民心于中正” 的复礼活动,使其脱离了体育娱乐活动的范畴。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宫廷娱乐。投壶是用不去皮的“柘”或“棘”枝制成没有羽镞的箭,前尖后粗。宾主每次各投四枝。壶为酒器,口径约周尺二寸半。投壶在大堂或庭院中举行,壶与投者相距约周尺五一九尺,以投中次数多寡决定胜负。同时还有音乐伴奏,击鼓按节。投壶起源于射礼,“投壶,射之细也。” 《礼记大全》解释云: “壶之为器。所以实酒而置之席间者也。其原始也,必以燕饮之间,谋以乐乐宾,或痛于不能为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此投壶之所由兴也。”投壶用酒壶,故投壶活动均在宴乐中举行,有时是出于政治、外交的需要,如春秋时齐晋争霸,晋侯招待齐侯,席间举行投壶,“晋侯先。穆子曰: 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但投壶活动大都纯属贵族们的一种享乐,用以增加宴乐时的欢悦气氛。投壶的出现说明当时不擅长于射的人逐渐增多,同时也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文武开始分途,文人逐渐兴起。 也称箭壶。它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按次投矢入壶,以定胜负,负者罚酒的一种娱乐用的铜壶。在宋代,人们又把此种壶的样式,烧制成瓷壶。在官窑和龙泉窑中均烧制这种壶式。器形为圆口、直颈、圆腹、圈足,颈两侧有对称的双贯耳,颈至腹部凸起三组弦纹装饰,俗称“弦纹瓶”。特别引人兴趣的是哥窑烧制的投壶,器小仅寸许,是室内陈设和人们收藏的佳品。 古代宴会上一种饮酒助兴游戏。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晋昭公与齐景公一起投壶饮酒,昭公投掷前,他的大臣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词:“有酒如淮(水),有肉如坻(山)。寡君中此,为诸侯师。”结果昭公真的中了。景公不甘示弱,回敬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结果也中了,他俩的对话使这场游戏带上了政治斗争的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投壶游戏至迟在春秋末年已开始流行于社会并受到人们欢迎。投壶所用工具有二:一是壶,广口大腹,颈部细长,腹部装满又滑又小的豆子,很有弹性。如投矢时用力过猛,已投入的矢也会被弹出来。二是矢,由丛生灌木?和棘的茎制成,因?木和棘木重而且直,用以投掷不会飘浮。投掷前须指定一人用“司射”,其职责如同现在的比赛裁判。“司射”手中捧一个为木头雕刻成的名叫“中”的兽形盛器(之所以叫“中”,乃是为了图吉利,愿大家都能顺利投中。),里面放着“算”(计算每人投中数目),每次投壶取多少“算”,按参加人数来定,规定每人只准拿四根矢。投壶前,主人拿着矢,盛情地邀请客人说:“某有枉(杆不直之矢)矢、哨(口不正之壶)壶,请以乐宾。”客人推辞道:“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如此反复谦让,客人才从主人手中接过矢。投壶开始,“司射”测算远近,确定壶的位置之后,宣布:“胜饮不胜者”(即伏胜者让输的一方喝酒。)并命令奏乐,边奏乐边投矢,直至四矢投完,最后决出胜负。 是从先秦贵族讲求射技的射礼中衍化出来的一种游戏,将矢投入酒壶中,以投入多少决胜负,负者饮酒。这一游戏方式也为入居北京的少数民族所接受,比如金代完颜弼“平生无所好,惟喜读书,闲暇延引儒士,歌咏投壶以为常”(《元史?哈麻传》)。 此外,辽、金、元代北京先后流行的娱乐活动还有风筝、颠竹、撇兰、分茶、顶真续麻、拆白道字等等,其他娱乐项目多见于风流女子聚集的娱乐场所和文人之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