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护乌桓校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护乌桓校尉

分类:【传统文化】

汉主管乌桓、鲜卑少数民族事务的职官名,又称领乌桓校尉,简称乌桓校尉。汉武帝时始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及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其大人岁一朝见,于是始置护乌桓校尉,秩二千石,拥节监领之,使不得与匈奴交通。”王莽时乌桓降匈奴,罢置。东汉光武末年班彪建议复置。职掌“主乌桓胡”,“并领鲜卑。”魏晋沿置。

官名。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匈奴被汉将卫青、霍去病击败后,势衰,乌桓摆脱其统治,归附汉朝,被迁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候匈奴,汉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代表汉朝监护和管辖乌桓各部。后一度停置。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等又相继附汉,被置于辽东至朔方十郡,助击匈奴、鲜卑,汉复置护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市西北),管理赏赐、质子、互市等事,并兼领鲜卑事宜。魏、晋时沿置。

官名。汉武帝始置。掌管内附乌桓等事务。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了奴役乌桓的匈奴左地奴隶主贵族,迁乌桓人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塞外,以防乌桓与匈奴交往。汉政府还设置了乌桓校尉监管乌桓各郡塞,秩二千石,持节统领之。后废之。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辽西乌桓朝贡,使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徕种人,给其衣食,为汉侦察,协助围攻鲜卑、匈奴。复置护乌桓校尉,秩比二千石,屯上谷宁城,并领鲜卑。常将乌桓等部兵与度辽将军,使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等协同作战,戍卫边塞。魏、晋及十六国后赵仍沿置。西晋多以都督幽州诸军事晋领此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