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探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探春

分类:【传统文化】

唐宋时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岁时风俗。指正月十五以后开始的春游活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收灯都人出城探春》载,汴京(今河南开封)居民于元宵收灯后,即争先出城探春。人们在郊外的园圃中行歌、荡秋千、纵骑、蹴坨、饮宴,尽情游赏。其时“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香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坨疏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探春活动常持续较长时间,往往与清明踏青相接。

立春日早晨,金华、东阳、武义、永康、磐安各县,人们要出郊踏青,领受春光,谓之“探春”。采集冬青树枝或竹枝、松柏以及下地拔取青菜等,谓之“采春”。归家后,插各种树枝于门上,或财神、灶神的神位上,表示四季长春,春福富足,谓之“插春”。早餐必须吃青菜,谓之“尝青”。也有折松柏竹枝,编成环状戴在小孩头上者,以为能保四季清健,谓之“戴春”。金华尚要抢早牵耕牛至野外遛腿,以迎春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