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讲四美三热爱wujiang simei sanreai中国全民文明礼貌月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每年三月为中国全民文明礼貌月。集中对全国人民和青少年进行“五讲四美”和“三热爱”的教育。“五讲”就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通过“五讲”达到“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心灵美”要求注重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做到爱国、正直、诚实,不做有辱国格、人格的事,不损人利己,不弄虚作假。“语言美”要求推广和使用礼貌语言,做到和气、文雅、谦逊,不讲粗话、脏话。“行为美”要求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做到勤劳、友爱、守纪律,不做任何危害社会秩序的事,“环境美”要求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地、公共场所的卫生,做到卫生、整洁、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树木花草。“三热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这是对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青少年进行“三热爱”教育,首先要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模范。 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指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广大群众创造的一种新事物,是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好方法,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央爱委会、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九个单位,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中,提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通过“五讲”达到“四美”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五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要求所属机关积极支持群众团体开展精神文明礼貌活动,把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来抓。中共中央1982年2月批转的《关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总结座谈会纪要》,对五讲四美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1982年7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肯定了“五讲四美”是对的。此后,中央和各地相继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组织和推动了该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是有机联系的,五讲是手段是措施,四美是目的,三热爱是五讲四美的主题和指导方向。通过五讲达到四美,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热爱。“五讲四美三热爱”是提高全民道德水平,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积极措施。 五讲四美三热爱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在联合发表的 《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 中提出开展 “五讲四美”活动。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以后又发展为 “五讲四美三热爱” 活动。“三热爱” 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这项活动把我们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 “五讲四美三热爱”,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邓小平充分肯定了这种形式及其内容。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讲话中指出: “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1983年3月,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下设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办公室。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