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父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教父学分类:【文化精萃】 2世纪中叶至11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后发展成经院哲学。 1世纪,基督教出现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间,最初是压迫者的宗教。到2世纪,逐渐变成罗马帝国统治阶级的工具。2世纪中叶至5世纪,一些宗教职业者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开始制定教义,把基督教信条系统化、理论化。这批人,被教会尊为“教父”。他们的教义被称为教父学。早期著名教父有德尔图良(Tertullianus 约150―222)和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 354―430),后者是教父学的最大权威,古代基督教教义的集大成者。11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安瑟伦(Anselmus 1033―1109)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教父学宣传迷信、盲从,反对理性,认为理性应该服从信仰。其基本内容有:“一神”说,认为上帝是唯一的神,只能笃信上帝。“三位一体”说,认为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三位一体。“创世”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在六天内创造的。“原罪”说,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在天堂里犯了罪,因此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天国报应”说,认为人为了死后升天堂就要认“命”节欲,否则就会入地狱。“救赎”说,认为世上无力自救,要靠上帝派的救世主基督的拯救。“教权至上”说,认为教会是上帝建立的“天城”,因此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等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