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敬新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敬新谷分类:【中国民俗】 没有统一的日期,看水稻成熟的情况而定,一般在农历七月的“丑”日进行。节日那天,各户长者都要从稻田里摘来几穗新谷,拿回家去壳后,放到饭甑里与米一起蒸熟,然后拿来与粽子一起祭祖,表示稻谷的收成是“足花”。传说古时谷种是狗经过千辛万苦、竭尽全力,终于保住了粘在尾巴上的谷粒,把稻种献给主人。主人将几粒谷种播到田里,才长出狗尾似的谷穗。以后当人们看到一年一熟的谷子,想起要进口的新米饭,就想到了狗为人类立过的大功。想到辛劳种田得到丰收的祖先,由此而敬谷,这是一个庆祝新谷成熟,即将开镰的节日。 苗族的农事或其他生产活动中禁忌较多,主要有: 播种禁忌。开春后第一次听到雷声,若是属“牛”的或属“虎”的天,那么这一春属牛、虎之日不能播种,如违反禁忌去播种,就会遭雷击,或种子长不出来。种棉花时,切忌讲“种多了”,若棉种听到这话,它就不生长了。 捕猎禁忌。在捕猎野兽煮吃时,忌讲“吃饱了”,说“吃饱了”就会打不到野兽。当野兽被打死时,禁忌说“打死”,要说“过去”;看到打死或打伤的野兽流血时忌说“流血”,必须说“冒水”。违反禁忌将打不到野兽。 山雀拦路。人们上山干活或走亲,如遇到一种叫“闹锅”(苗语)的山雀拦路,如山雀站在路的右边便是吉利,站在左边就意味着所做事情是白费力,应返回。 砍柴禁忌。砍柴时忌“龙”天和“蛇”天,因龙天和蛇天都属水天,据说这两天砍的柴不易燃烧。 纺织禁忌。妇女纺纱织布要选“猴”、“狗”、“猪”、“龙”日,忌“虎”、“兔”、“马”、“羊”、“鸡”、“鼠”等日,据说违反禁忌,牵纱容易断,织布也不顺利。 捕鸟禁忌。捕鸟时,禁说“吃饱了”等语,要说“合了”,否则就捕不到鸟了。 在农事上苗族还有一些祭祀习俗: 开田。选好地点开始造田时,先在造田地点燃三炷香,香头朝地摇几摇并念祝词,之后才动手挖。苗族认为万物有灵,动土可能伤到其他生灵,故请各物走开,造的田才不会坍塌。每开一块新田,均在田中央留下一个小土包,名为“田心”,一般请舅、姑爷来挖掉。作为竣工仪式。 插秧。《苗族史诗?撒播种子》说到,栽秧要栽巴茅草,栽冬草来陪。开秧门之前,先在田中间插一根约一人高的五倍子木条。木条旁插一小把巴茅草,或用一株油桐树,把树干皮剥光,枝头留桠,连同巴茅草插在田中间,之后沿巴茅草两侧插秧。在苗族观念中,五倍木是支天神木,插五倍木条有避邪功能。而在神话中,巴茅草曾用来割雷公的脐带,也是神物,可镇邪,是巫师卦具之一。苗族认为鬼怕桐油,龙也怕桐油,龙管水,插油桐树防涝灾。苗族插秧多选“子”、“午”日,苗俗曰:“子午日发富,庚申酉捕鸟,寅卯日打仗。”子、午日是古代支天的日子,故宜种植。 植棉。种棉时要带一盘糯米饭,炒一盘鸡蛋连蛋壳一起带到地里后,找一些小树枝,把蛋壳套在树枝上插到土里,并让一个小孩蹲在旁边,种两三窝棉后,撮点米饭和鸡蛋撒于地并念祝词。之后将小孩摊倒在地,意棉桃结得多,压得棉树倒。之后再把棉种完。 种葫芦。苗族传说葫芦是始祖的救命之物,故认为葫芦是根,不管送给任何人,都要先切一小块下来,意为留种,不能全部送给他人而使自己断种。可以说,苗族的耕作文化,与他们的宗教文化是互相浸染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