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方回分类:【传统文化】 宋末元初文学家、诗论家。字万里,号虚谷居士,别号紫阳山人。徽州歙县(今属江西)人。宋末景定进士。历官国子正、太学博士等。曾献《梅花百咏》媚贾似道,及贾似道势败,又先劾之,上疏言其十可斩。知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东)时,元兵至,不战而举城迎降,授建德路总管,不久废罢,遂肆意于诗,徜徉杭、歙间以终老。其人品为清议所不齿,然闻见赅洽、诗文皆名重一时,为宋代江西诗派最后一位重要诗人和诗论家。尝选评唐宋律诗为《瀛奎律髓》49卷,其平生论诗宗旨,尽见于此书的编选、批点、品评之中。他继承和发挥江西派诗论,首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江西派“初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认为“老杜诗为唐诗之冠,黄、陈诗为宋诗之冠,黄、陈,学老杜者也”。此说于宋末江西派衰颓之际,不但有壮大阵营、重振声势的用心,而且从师承关系上探讨该派艺术渊源,有利于后学者扩大眼界。他论诗最尚“格高”,即以诗人高尚真率的人格与诗歌苍劲瘦硬的风格的交融为根本标准,认为“诗先看格高而意又到、语又工为上,意到、语工而格不高次之,无格、无意又无语下矣。”对于江西派师友相传的诗歌形式技巧,尤其是“拗字”、“变体”之法,此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以评点方式加以具体详细的揭示,为江西派诗学作出了贡献,深为后代宋诗派学者推重。作为江西派后起中坚,他论诗专主一家一格,不无偏颇,前后也有矛盾之处。晚年诗风自谓平易,却入鄙俚。文章尊朱熹,崇理学,俨然一醇儒,意在掩盖其人品节操之玷,缺少文学韵味,惟少数短文抒写牢骚,尚通畅奔放,略有特色。著有《虚谷集》,已佚。现存著作除《瀛奎律髓》外,尚有《桐江集》、《桐江续集》、《文选颜鲍谢诗评》、《续古今考》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