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昆明地藏寺经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昆明地藏寺经幢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大理国经幢”、“地藏寺石雕梵汉文经幢”,俗称“古幢”。大理佛教石雕品。大理国末期,为褒扬白族贵族、鄯阐府(今云南昆明)世守高明生的功德及布燮(大理国高级官名)袁豆光效忠高氏、辅佐幼主的功绩所建造,具体建筑年代不详。今寺毁幢存,立于昆明市古幢公园。幢高8.3米,石制,下部宽大,八角锥塔形。共分七层石雕,最下面是圆鼓形幢基的须弥座,立于八棱的大盘石上,鼓面周围分雕八龙,栩栩如生。第一层八面石刻,每面高24厘米,宽50余厘米,分刻汉文经、愿及《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第二层四角雕四天王踏鬼奴像,左右空处分刻梵文《陀罗尼经》。第三至七各层,刻释尊说法图及菩萨罗汉诸佛像,配置宫殿楼阁寺宇和灵鹫、莲花等浮雕。最上面为葫芦形宝顶,周围刻以莲花瓣座。全幢远看成竖褂形,其汉、梵文经及《造幢记》史料价值一般,而浮雕佛、神石像,刀法遒劲,备极精巧。共有大小神佛200多尊,最大的天王像高有1米多,最小的座像仅10多厘米,形象生动,神采各异,比例匀称,造型高雅,面容严肃而不板滞,衣冠服饰细腻逼真,精美绝伦,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亦称 “大理国经幢”,俗称“古幢”。宋大理国时期为宣扬大理国世守鄯阐府 (今云南昆明市及其附近地区)白族贵族高明生的功德,及布燮袁豆光效忠高氏、辅佐幼主的功绩所建,具体年代不详。寺毁幢存,在今昆明市古幢公园。高8.3米,八角形,石质,七层。上五层雕佛、菩萨、罗汉及楼宇、飞禽等;末第二层四角刻天王像,其旁刻梵文佛经;末层石八面,每面高24厘米,宽51至53厘米,上刻汉文《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和梵文佛经;其下为须弥座,上刻蟠龙纹。所有雕刻均极精美,被誉为滇中艺术极品, 为研究大理国造型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