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溪新寨题名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明溪新寨题名记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红字碑”。北宋少数民族记事石刻。刻于今湘西土家族地区沆陵县北明溪口下石壁上。至和二年(1055),五溪蛮下溪州(今湖南永顺东南及百丈地区)刺史彭仕羲取其子师宝之妻,师宝忿恚,与儿子师党举族趋避辰州(治今湖南沅陵),上告其父之恶,并告其且将起事叛宋。于是辰州知州宋守信派兵进剿,以师宝为向导,彭仕羲遁入他峒,官军俘其妻女及铜柱以还,然战死者亦十之六七。彭仕羲旋向宋廷上诉其本无反状,并愿以20州旧地内属。嘉钓二年(1057),宋廷遣殿中丞雷简夫往视,并筑明溪上下二寨,以扼据险要,彭仕羲率众出降,饮血就盟,辰州官府亦还其妻女及铜柱。时师宝已死,宋遣师党归知龙赐州,以和平方式解决了这一争端。雷简夫遂于明溪寨勒石题名记录此事,后因年久藓生,好事者于碑文上涂以朱色,裨便辨认,故府、县旧志都称其为“红字碑”。 又称“红字碑”。宋代在下溪州用兵的记事石刻。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沅陵县北明溪口下石壁上。北宋至和二年(1055),因下溪州(今永顺东南部及古丈地)刺史彭仕羲取其子师宝之妻,师宝全家避举辰州,向宋王朝政府上告其父,辰州知州派兵进剿,嘉钓二年(1057)宋廷又命中丞雷简夫督兵进入,翌年三、四月筑明溪上下二寨城据其险要, 彭仕羲出而归降。雷简夫乃于明溪新寨勒石题名记事。反映了宋王朝与土家族地区的关系。后因年久藓生, 好事者以朱涂之,使易于辨认, 故旧府、县志都称红字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