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武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晋武帝分类:【文化精萃】 即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司马昭长子。曾任魏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咸熙元年(264),在裴秀、贾充、何曾、山涛等世族大臣支持下,立为世子。二年,继其父,为相国、晋王,旋废魏帝曹奂,即皇帝位。国号晋,史称西晋。即位后,抚众息役,务农积谷,选将置帅,训卒厉兵,为伐吴做准备。咸宁六年(280),一举灭吴。统一全国后,下诏罢州郡兵,废屯田制,推行占田、课田、户调制,招抚流亡,劝课农桑,督促婚嫁,使社会得到暂时的安定与复苏,人口迅速恢复,出现了“太康繁荣”。同时继续施行九品官人法,允许士族官吏按品级荫庇亲属、佃客、衣食客,特别优待世家大族,加强了门阀制度,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又大封宗室诸王,付以兵权,委以方镇,为身后“八王之乱”埋下祸根。在位初期,尚注意节俭,能纳忠言。灭吴后日趋奢侈,后宫佳丽近万人,常乘羊车,随意而行,至便宴寝。宫人则争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吸引羊车。(《晋书?后妃?吴贵嫔传》)。复卖官鬻爵,刘毅比之为东汉桓、灵二帝(《晋书?刘毅传》)。在其带动下,贵戚公卿纷纷淫奢相竞。晚年怠于政事,耽于游宴,宠爱后党,疏远旧臣,未能慎选太子,遂使朝纲废弛,死后不久便暴发了大乱。卒谥武帝,庙号世祖。事见《晋书?武帝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