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晏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晏婴

分类:【文化精萃】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弱之子。字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继其父任齐卿,执政五十余年,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国有道,即顺命;国无道,则衡命”。文思敏捷,娴于辞令,谦恭下士,卓有政见,“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曾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讨论齐政,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果为其言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君臣同心。力劝景公减轻赋税,宽以刑罚,兼听以明。景公患疾,他反对祈福禳灾,主张多倾听下情。以生活中的音乐、饮食等为例说明“相反相济”的道理。后战国时人搜集他的有关言行编辑而成《晏子春秋》,分内外篇,凡八卷二百五十章。

齐相,政治家。字仲,谥平,亦称晏平仲。春秋末期东莱夷维(今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继父职,任齐卿,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以节俭力行为世所重。为政薄赋敛,省刑罚,能体察民情,善讽谏君主,其为政之举,多通过衣食住行之具体细事诱发君主,然后得以推行。认为:“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二十一》)又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同上第二十二)对于祝宗鬼神,他持怀疑态度,认为神与民紧相联结:“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若“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则“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十》)若不修德政,依靠巫祝祈禳,只能是自欺欺人。表现了明显的无神论思想。司马迁慕其为人,愿“为之执鞭”(《史记?管晏列传》)。今存《晏子春秋》

*

集中记叙了晏婴一生的言行,旧题春秋晏婴撰,自唐柳宗元《辩晏子春秋》后,多疑为后人集缀晏婴言行而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