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匈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匈奴东汉时对南下附汉的匈奴人的称呼。建武二十四年(48 ),匈奴分裂,右莫鞬日逐王比率南边八部之众归附汉朝, 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亦称呼韩邪单于),屯居朔方、五原、云中等郡,史称南匈奴。 汉置使匈奴中郎将领护之, 岁赐缯䌽合万匹。南单于建庭西河美稷,列置诸部王,皆领部众为郡县侦罗耳目,助为扞戍,生祠汉帝,岁遣质子入侍。北匈奴崩溃后,收罗降户,实力增强,时有叛乱。曹魏时,部众分五部,立贵族为帅,以汉人为司马监督之。西晋时,其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等十分活跃,先后建立前赵、北凉、夏等国。随着上述各政权的先后灭亡,内迁匈奴逐渐融合于汉族。 南匈奴东汉时对南下附汉的匈奴人的称呼。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右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亦称呼韩邪单于),率部南下附汉,屯居朔方、五原、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被称为南匈奴。后部分南移山西西北部。初建庭于五原西,后迁西河美稷(今山西汾阳西北)。南单于与汉保持和好和臣属关系,遣侍子,修旧约,与汉合击北匈奴。东汉末中原群雄混战时,先附袁绍讨董卓,后依袁术战曹操,并护汉献帝东归,亦从袁尚攻取平阳。建安七年(202)为曹操所败,降。二十一年呼厨泉朝魏,留居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部众分五部,立贵族为帅,以汉人为司马监督之。西晋时,其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先后建立*前赵、*北凉、*夏等国。因长期与汉人杂处,逐渐与汉族融合。 南匈奴东汉时匈奴分裂后,汉人对南迁匈奴的称呼。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贵族内部矛盾尖锐,加之自然灾难严重,人畜饥疫,死耗过半,南部八部大人不满单于统治,另立右薁鞬日逐王比为醢落尸逐鞮单于,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二部。南部匈奴南下归汉,屯居朔方、五原、云中(今内蒙古境内)等郡,称为南匈奴。汉献帝时,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留居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部众分为五部。西晋时,先后建立赵 (304—329)、夏(407—431)、北凉(401—439)等政权。后因与汉人长期杂处,逐渐与汉族融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