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智力测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智力测验

分类:【文化精萃】

一种确定智商IQ、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的标准测验,导源于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F.,1822―1911)创立的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在精确的实验室条件下,通过仪器精密地观察和记录人的听觉、视觉、肌肉觉、触觉、反应力、理解力的变化,从而根据所获资料分析某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原因。心理测验的方法对教育学有很大影响。1905年,法国的比奈和西蒙Simon,T.,1873―1961应当时法国教育部的要求,研究小学生留级的原因。他们用语言、文字、图画和实物等形式,编制出一套量表,用统计的方法求得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常模,叫作智力年龄(MA),作为测量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的标尺。测验内容包括儿童的记忆力、理解力和辨别力,所提问题涉及从易到难地认知事物名称、比较线条长短、填充句子、回答问题等。它要求受试者用文字或动作解答,据此求出受试者的智龄,确定智力的高低。这个量表于1908、1911年两次修订,在西方各国引起广泛的重视。比奈―西蒙量表传入美国后,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Ter-man,L.M.,1877―1956)对比奈的测验作了修订,广泛地应用于2300名儿童,使之更加标准化。推孟在智力年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智力商数(IQ)概念。智力商数等于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IQ=MA/RA×100)。若智龄与实龄相等,则智商为100,标示其智力相当于中等儿童的发展水平。智商在120以上者称作“聪明”,80以下者称作“愚蠢”。这一量表被称作斯坦福―比奈量表,它曾于1937、1960、1972年作过三次修订。智力测验产生后,很快就被应用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招考新生的筛选工具,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升学命运。美国的军队还曾经用它来作为甄选军官的一种依据。智力测验在探测儿童智力发展程度上的个别差异、帮助推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它至今仍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存在的主要原因。然而人的智力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心理、生理因素,它还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这种方法在全面反映人的智力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与局限。但是智力测验的推行者却回避或掩盖这些问题,把智商看作不变的因素,把智力测验看作唯一的方法,因而不断招致各方面的批评。例如赫布(Hobb)和弗农(Ver-non)提出的智力ABC (intelligence A,B and C)理论认为智力有其不同的侧面,智力A代表人固有的潜在智力,以先天遗传获得;智力B是A与个体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力,通过个体行为得到表现;智力C才是智力测验所表征的智力,它所反映的仅仅是智力B的部分。这一理论认为对个体智力的测定除了要求智力测验的精确性和广泛性外,还有赖于对受试者的综合的、全面的评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