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暂不剃度与跳墙还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暂不剃度与跳墙还俗

分类:【风俗文化】

辽宁省北镇县东岭有座天齐庙。天齐庙正殿供奉着掌管人间阳寿,主宰人之生死的天齐大帝。在男尊女卑的旧社会,当地人在男孩子出生后为免其夭亡,或孩子体弱多病,都要将孩子在天齐大帝跟前寄名为弟子,许给庙上当暂不剃度的和尚,以求天齐大帝施恩保佑,长命百岁。方法是带孩子到庙上焚香祷告,先将孩子的生辰八字具文书奏明神前,然后请庙上长老为孩子取法号,赐寄名符。以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廿八天齐庙会和春节各上香一次。

据考,明代即有神前寄名之俗。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篇中也有详细的记载:“惧儿夭殇……且有寄名于神鬼如观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且及于无常是也,或寄名于僧尼,而亦称之曰干亲家。”贾宝玉的颈上不仅挂着长命锁,也挂有寄名符。《红楼梦》第八回中就有描述。

寄名后孩子长到12岁即可跳“墙”还俗。具体做法是:天齐庙会那天,孩子父母买驴一头,让孩子牵到庙中,代为服役。交齐香资后孩子站在假定为“墙”的板凳上,由庙里和尚手持戒尺驱赶:“初一不烧香,十五不扫地,把你个懒和尚打出去。”孩子跳下板凳,不准回头一气跑出庙门,即为还俗。穷苦人家无钱买驴,也可买把扫帚去庙中洒扫一番,然后再跳板凳还俗。吉林、长春,京、津一带也有类似风俗,长春叫“跳墙剃头”是八岁男孩到庙上剃头,表示剃度舍身,跳过板凳逃回家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有的地方小儿跳板凳时,要将左右手各挚的四枚铜钱撤向身后,然后再往外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