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望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望子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的一种商业风俗。也是一种广告形式。在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多用竹竿高挂在门前,使远近都能看清。亦称“幌子”。流行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语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扯下望子”。后泛指其他店铺的招帘。在江苏农村,农忙时有制豆腐者,平日有卖酒,卖水旱烟者,用物高悬于树梢,名曰“酒望子”、“烟望子”、“豆腐望子”等。其形式及纹饰,随店铺性质、经营商品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①文字幌:在长方或正方木板上书写、镌刻文字,并贴金以示壮观;②形象幌:用所售商品的模型;③实物幌:卖什么挂什么;①象征幌:采用商店的象征物,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及情趣。一般四季不变,也有随着季节和时令而临时变换。今商店的营业宣传已大量采用现代化的橱窗、电动模型或霓虹灯等。少数偏僻边远城镇,老式幌子仍在使用。清翟灏《通谷编?器用?望子》:“《广韵》:青帘,酒家望子。按今江以北,凡市贾所悬标帜,悉呼望子。讹其音,乃云幌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