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悝变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悝变法分类:【文化精萃】 魏文侯任用李悝在魏国进行的一次封建性政治改革。李悝,魏人。先为北地守,后升为相。其改革内容主要有:(1)“夺淫民(因父功而作威作福之人)之禄”,废除奴隶制世卿世禄制,确立“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2)行“尽地力之教”及“平籴法”,前者指兴办水利、督责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后者指丰年以平价购进粮食,灾年亦以平价出售。(3)确立封建法制。兼采各国成文法而作《法经》,分盗、贼、囚、捕、杂、具等六篇,以保护王权,加强专制。(4)改革军制,严选武士。武士必须身穿甲胄,背负重弩,手执利兵,能疾行而前者。中先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变法结果,使魏国一度富强。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法家代表人物。魏国人。得到魏文侯的信任,担任魏相,主持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一、推行“尽地力之教”,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提高粮食产量,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又实行“平籴法”。国家在丰年以平价收购余粮,灾年以平价出售。用“收有余以补不足”的方法平衡粮价。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二、废除官爵世袭制。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三、实行法制。李悝集各国法律之大成,编制《法经》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成为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具体内容已失传)。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迅速发展,政权巩固,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初期的强盛国家。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在魏国进行的一次封建性政策改革。主要内容是:在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政策,兴修水利,鼓励精耕细作,增加产量,以防灾荒;在政治上确立“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奴隶制世卿世禄制,奖励对国家有功之人;兼采各国成文法,编成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经》,确立封建法制。在军事上,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严格训练,提高作战能力。李悝变法,促进了国家富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