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攀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攀龙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年丧父,家贫,嗜诗,日读古书,里人视之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任陕西提学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一生清介,身后寥落。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摹拟、复古。其诗以声调胜,但往往内容空泛,刻意拟古,摹仿之迹显然。其文亦粗率生硬。有《沧溟集》。 明代作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年家境贫寒,刻苦攻读,尤喜诗歌。嘉靖中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称为“后七子”。且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之首。“后七子”与“前七子”在鼓吹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点上是一致的,他们极力推崇秦汉散文、汉魏古诗和盛唐近体诗,认为以后的作品,都不可称道。他的诗文,多摹拟古人,有些完全是剽窃,例如《古乐府》,篇篇句句进行模拟,这种形式上的单纯模拟,使他的作品内容空泛无物。但是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矫正了“台阁体”的恶劣文风,实际上也起了积极作用。他的少数作品揭露了时政,有较强的感染力。作品有《沧溟集》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