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诫和营造法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诫和营造法式

分类:【地域文化】

李诫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是郑州人,曾任曹州济阴县(今山东菏泽)尉、将作监主簿、将作监丞、将作监少监等职。他在将作监做官时,曾主持修筑龙德宫、开封朱雀门、太庙等大工程。李诫一生曾著有《续山海经》10卷、《古篆说文》10卷、《续同姓名录》2卷、《琵琶录》3卷、《马经》3卷、《六博经》3卷等,但他最大的贡献是编著了一部《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好的一部建筑学著作,它总结了前人和宋朝当时的建筑成果,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李诫在《营造法式》中,统一建筑规格,制订施工用料和劳动定额,确定设计和施工制度,记述建筑规程,这对整顿当时建筑行业的混乱,防止官方建筑工程中的贪污,也起了很大作用。《营造法式》是利用文献资料,又利用当时工匠们的工作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法则,并跟工匠们共同研究,经过总结、提炼后写出来的。书中画有图样,文图配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价值。

《营造法式》原为36卷,现传本为34卷。全书分五个方面的内容:(1)序。(2)总释、总例。(3)各作制度(分13个工种)。这是书中最珍贵的部分。如它规定柱子都要向建筑物的中心略作倾斜,边上的柱子要比中间的柱子略高,以便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等,都具有很大科学价值。(4)功限和料例。(5)工程图样。有平面图、剖面图、立体图等,非常精细。

《营造法式》的内容十分严密而又丰富,体例也很完整。

第一、二卷是《总释》、《总例》。《总释》引用古代文献,讲解什么叫宫、阙、殿、堂、城、墙、柱础、飞昂、梁、柱、铺作、平坐、椽、檐、平?、钩

、搏风、露篱、门、窗、华表、屏风、斗八藻井、拒马叉子、鸱尾、彩画等近50个建筑上的专用名词,并讲解了宫、城、井、瓦等建筑物及建筑材料的起源。《总例》类似近代著作中的“凡例”,讲解《营造法式》写作中的总原则、总界定,指出书中某些名称的含义。如书中讲施工时限时,提到“长功”、“中功”和“短功”之分,那么长、中、短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总例》解释说:“诸称长功者,谓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中功谓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短功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这说明长、中、短功是根据白天长短而定的。而长功、中功、短功之间相差多少呢?《总例》说:“诸称功者,谓中功以十分为率,长功加一分,短功减一分。”而功的大小又是根据什么人的劳动量来决定的呢?《总例》说:“诸式内功限并以军工计定,若和雇人造作者,即减军功三分之一。(原注:谓如军工应计三功,即和雇人讲二功之类。)”这些规定都是非常具体而又科学的。

第三卷至第十五卷主要论述各作制度。其中第三卷是《壕寨制度》和《石作制度》。《壕寨制度》讲城、墙等建筑物的建筑方法和尺寸规定。如书中讲到墙的厚度与高度的比例时说:“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石作制度》讲柱础、殿阶螭首、踏道、马台、井口石、谛?鳌座碑的制作方法和尺寸规定。如《柱础》条云:“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原注: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第四、五卷是《大木作制度》,讲?、?、梁、柱等的制作方法和尺寸规定。

第六卷到第十一卷是《小木作制度》,讲各种门、窗、照壁板、藻井、井亭子、转轮经藏、壁藏等的制作方法和尺寸规定。

第十二卷是《?作制度》、《旋作制度》、《锯作制度》和《竹作制度》。《?作制度》讲建筑部件的?花方法。《旋作制度》讲建筑部件的旋作规定。《锯作制度》讲“抨墨”、“就余材”等锯作规定。《竹作制度》讲篱笆、竹栅等造作规定。

第十三卷是《作制度》和《泥作制度》。 《作制度》讲“用瓦”、“用鸱尾”、“用兽头”等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泥作制度》讲“垒墙”、“立灶”、造茶

等的方法和有关规定。

第十四卷是《彩画制度》,讲“碾玉装”、“五彩遍装”、“丹粉刷饰屋舍”等为建筑物进行彩绘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第十五卷是《砖作制度》和《窑作制度》。《砖作制度》讲“用砖”、“垒阶基”、“铺地面”、“筑井”、“垒墙”等的方法和有关规定。《窑作制度》讲烧制砖、瓦、琉璃瓦和建窑的方法及大小比例规定。

第十六卷至二十五卷主要论述各种工程的“功限”,即计功标准。其中第十六卷是《壕寨功限》和《石作功限》。《壕寨功限》讲“筑城”、“穿井”、“筑墙”等的计功标准(每个功的工作量)。如书中规定,“诸于三十步内供土筑城,自地至高一丈,每一百五担一功”。《石作功限》讲柱础、踏道、殿阶、螭首等的计功标准,其中又分?镌功、剜凿功、安砌功等,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定额。

第十七卷至十九卷是《大木作功限》。其中十七、十八两卷讲制造斗拱等建筑部件的计功标准,由于这些部件的种类、大小不同,所以又规定有不同的定额标准。第十九卷讲殿堂梁柱、仓敖库屋、望火楼的计功方法和标准定额。

第二十卷至二十三卷是《小木作功限》,讲门窗、水槽、井屋、照壁屏风骨、斗八藻井、佛道帐、转轮经藏的计功方法和标准定额。不同规格又有不同的功限规定。

第二十四、二十五卷是《诸作功限》,讲?木作、旋作、锯作、竹作、彩画作、砖作、窑作、泥作的计功方法和标准定额。如书中规定,柱头?“坐龙,五寸,四功。每增减一寸,各加减八分功。其柱头如带仰覆莲荷台坐,每径一寸,加功一分。”柱头?“狮子,六寸,四功二分”。柱头?“鸳鸯,四寸一功”。彩画,“五彩遍装亭子廊屋散舍之类五尺五寸”,“各一功”。“上粉贴金出褫,每一尺一功五分。”“垒窑每一座,大窑三十二功,曝窑一十五功三分。”

第二十六卷至二十八卷主要论述各种工程的用料数目。其中二十六、二十七卷是《诸作料例》,集中讲石作、大小木作、竹作、泥作、砖作、窑作、彩画作所用料数。如彩画作规定,每调和颜色一斤(以十六两计),绿色用“雌黄八两,淀粉八两”;紫檀色“常使紫粉一十五两五钱,细墨五钱”。泥作规定,每方一丈,若用红石灰,则用“石灰三十斤,赤土二十三斤,土朱一十斤”。若用黄石灰,则用“石灰四十七斤四两,黄土一十五斤一十二两”。

第二十八卷是《诸作用钉料例》和《诸作用胶料例》,讲诸作用钉大小和用钉数目以及用胶数量。如规定大角梁每一条用钉一枚之类。又如小木作规定,每方一尺,缝用胶二两,卯用胶一两五钱等。本卷还有《诸作等第》一目,讲诸作技术等级。每作皆有上中下三等,工作难的等第高,工作易的等第低。如小木作,造斗八藻井为上等,造格子门为中等,造直缝板门为下等。又如彩画作,五彩装饰为上等,青绿棱间为中等,刷门窗为下等。

第二十九卷至三十四卷是图样。其中第二十九卷是《总例图样》、《壕寨制度图样》和《石作制度图样》,画图表明有关用具和各种建筑部件的图案及形状,如踏道、螭首、望柱的形状和柱础上所?的图案之类。

第三十、三十一卷是《大木作制度图样》,画斗拱、梁柱形状,铺作转角正样,以及各种殿堂的形状。

第三十二卷是《小木作制度图样》和《?木作制度图样》,画各种门窗、佛帐形状和?刻图案。

第三十三、三十四卷是《彩画作制度图样》和《刷饰制度图样》,画五彩杂华、五彩琐文等图案,并指明各种颜色所上的部位,还有人物、飞禽走兽的画法等。

据《营造法式》书末的《总诸作看详》说,整个《营造法式》共357篇,计3550条,其中49篇283条,是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而写的,其余308篇3272条,都是根据当时的建筑实践写出来的,可见该书开创之功如何巨大。《营造法式》主要讲的是北宋宫殿、寺庙、官府、住宅等建筑物的建筑方法,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水平,也反映了中国宋代的建筑成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