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初等教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初等教育Chudeng jiaoyu又称“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是对适龄儿童进行的最初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国古代初等教育的形式有小学、书馆、蒙馆和私塾等。中国近代的初等教育确立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与古代初等教育相比,它与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容和学制上是有机联系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等教育曾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两类,其教育形式有初等小学、完全小学、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等。我国现行的初等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学制有六年制小学和五年制小学。初等教育的任务是给儿童以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教育。中国根据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个阶段包括儿童和青年、成人教育两种。从西周起,各代官办、私立的小学、书馆、社学和蒙馆等均为实施这种教育的学校,近代教育体制确立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钦定学堂章程》,以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实施最久。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又称基础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招收5—7岁的儿童入学,修业年限5—6年。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给学生打下牢固的文化知识基础,又注重培养初步生活的能力,开发智力,开拓思维。是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的一环,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初等教育对教师学历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教学方式也日趋灵活多样。一般各国均实行义务和普及教育。 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又称基础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招收5—7岁的儿童入学,修业年限5—6年。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给学生打下牢固的文化知识基础,又注重培养初步生活的能力,开发智力,开拓思维。是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的一环,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初等教育对教师学历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教学方式也日趋灵活多样。一般各国均实行义务和普及教育。 初等教育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第一级教育。一般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近几百年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其源头在15世纪的欧洲。以法律为基础实施初等教育,则在19世纪后期才实现。初等教育的学制各国不同。美国有4年、8年和6年3种学制。日本实施单一的6年制。中国一般为6年制,也有5年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