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鸿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鸿章分类:【文化精萃】 清末淮军领袖,洋务派首领,投降派重要人物。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授编修。1853年(咸丰三年)在籍举办团练,继为曾国藩幕僚。1861年在曾国藩支持下编练淮军。1862年(同治元年)率军至上海,与太平军作战,升任江苏巡抚,伙同戈登“常胜军”攻占苏州、常州。1865年署两江总督,1866年调任钦差大臣,率军镇压捻军。1867年任湖广总督,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1873年授武英殿大学士,次年转文华殿大学士,仍留任总督。从19世纪60年代起参予兴办洋务运动,标榜“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机械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械织布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874年建立北洋海军。对外执行清政府妥协投降政策。1876年(光绪二年)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1885年中法战争中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1895年赴日本订立《马关条约》。同年曾捐款资助强学会并拟入会,遭维新派拒绝。1896年接受帝俄贿赂,在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等。在1898年戊戍变法中采取观望态度。1900年参予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任全权大臣,同庆亲王奕?代表清政府与各国使臣议和,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旋病死,谥文忠。遗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近代洋务派的首要人物。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安徽合肥人。出身官僚世家。二十一岁中举后,曾投曾国藩门下,随从讲求义理经世之学,甚为曾国藩器重。二十四岁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青年李鸿章抛弃了翰林院的前程,随同工部侍郎 (副部长) 吕贤基回籍办团练,转战江淮一带。五年后入曾国藩幕府,经曾国藩奏荐,受命赴庐州招募淮勇,按湘军建制编练淮军。不久,李鸿章率淮军赴沪,与英法联军共同阻挡太平军李秀成部对上海的进攻。在清廷的文武官员中,李鸿章是头脑最开化的人之一,他不惜重金购买洋枪洋炮,聘请英法军官训练淮军,并在上海、苏州等地筹办炮局,制造枪炮弹药。南京攻陷后,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后署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代理曾国藩节制湘淮各军,专办 “剿捻”事宜。捻军被镇压后,清廷加授李鸿章太子太保衔,以湖广总督领协办大学士。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不久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统理洋务、海防事宜,成为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的实权派人物。当时,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已经屡战屡败,而隔海相望的日本正在崛起,李鸿章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称: 中国面临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事实。他认为必须大办洋务,以求富国强兵,否则,“以中国之大,而无自强自立之时,非惟可忧,抑亦可耻。”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先后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军工厂)、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轮船公司)、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近代企业,成为洋务派的第一号人物。1875年,李鸿章获准筹建北洋水师,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终于正式成军,拥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规模可谓空前。与此同时他还在天津建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军事院校,并派遣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军事,以培养造就现代军事人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满清大臣所能设想出的“富国强兵”之道,无非就是这些了。李鸿章最受人非议的是他在外交上提出的 “和戎” 政策,即不 “轻言战争”,一切 “以羁縻为上”。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一系列的中外战争中,李鸿章都是主和派,近代史上大多数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中法 《烟台条约》、中日 《马关条约》、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即 《中俄密约》),以及 《辛丑和约》 等,都是由李鸿章签订的。现代史家因此称李鸿章为 “大卖国贼”。这真有些冤枉他。须知 “弱国无外交”,在中国每战必败的情况下,谁也没有回天之力。如1900年,慈禧太后相信义和团的 “神功”,竟荒唐地下令对各国宣战,结果众所周知: 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只得请李鸿章出来收拾烂摊子。在此一败涂地的局面下,作为清廷全权大臣的李鸿章除了答应赔款割地的要求,实在别无选择。实际上,李鸿章既非昏庸,也非软骨头,他是清廷的替罪羊,是时势造出来的 “狗熊”。 字少荃。清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 (1847) 进士。咸丰三年 (1853)回籍办团练。同治元年 (1862) 二月师法曾国藩,编成淮军。同年任江苏巡抚,后署两江总督。同治五年奉命代曾国藩节制湘淮各军,专办镇压捻军事务。九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成为左右政局的权力人物。他认为 “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提出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的治国方略,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装备自己,以图 “自强”。他先后主持倡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等一系列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并筹建了北洋海草及北洋水师学堂。主持外交方面一味妥协。光绪二年 (1876) 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 光绪十一年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光绪二十一年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光绪二十二年与沙俄签订《马关条约》: 光绪二十二年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 光绪二十七年与英、俄、美、日、德等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丧权辱国。死后谥 “文忠”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