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枣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枣栗分类:【传统文化】 妇见舅姑礼物。古代婚礼,女子到男家之第2日,拜见舅姑(丈夫之父母),以枣、栗为礼物,表示尊敬。后以枣、栗为妇女贽见之礼。《礼记?曲礼下》:“妇人之贽,?(jǔ举,木名,此指其果实)、榛(zhēn真)、脯(fǔ府,干肉)、?(xiū休,加姜桂锻治之干肉)、枣、栗。”孔颖达《疏》:“妇人无外事,唯初嫁用贽以见舅姑。”《国语?鲁语上》:“夫(fú扶)妇贽不过枣栗,以告虔也。”韦昭《注》:“枣,取蚤(早)起;栗,取敬栗。虔(qián钱),敬也。” 早在战国时期,北京就盛产枣与栗,《战国策?燕第一》说燕“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燕地枣、栗产量很高,而且是有名的特产。《诗草木鸟兽虫鱼蔬》云:“五方皆有栗,惟渔阳、范阳栗甜美味长,他方者悉不及也。”鱼盐枣栗是燕蓟地区与中原内地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物资,封建地主往往因拥有大面积的栗园和枣园而致巨富。丰台大葆台西汉燕王墓中也发现有枣栗随葬,燕栗在唐代还作为土贡每年送往京师。 蜜果、酒果、冻果辽代,北京果品主要有栗、桃、杏、李、柿、枣、樱桃、梨及各种瓜类等,以栗子为最多,所以燕京还设有专门机构来管理栗子的生产和收取税赋,称“南京栗园司”。因地处北方寒冷之地,果品生长不易,因此当时人们视果品为珍品,常制成蜜果、冻果、酒果,以便于保存。蜜果相当于现在的蜜饯,有蜜晒山果、蜜渍山果等等。酒果类似现在的醉枣,又称“酒果子”。冻果是契丹人的创造,就是将有些水果冰冻结实,吃时敲去冰层,味道依然鲜美。至今北京西部山区人民每到冬季还有制作冻梨、冻柿子的习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