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枸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枸杞

分类:【传统文化】

茄科落叶小灌木。亦作“枸?”。简称“杞”。《诗?小雅?四牡》:“翩翩者

,载飞载止,集于苞杞。”别名众多。《抱朴子》:“或名地骨,或名却老,或名西王母枚,或名仙人枚。”《本草经》:“枸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地铺。服之坚筋骨,轻身耐老。”《吴氏本草》:“枸杞,一名杞芭,一名羊乳。”其枝干细而折,宜为手枚,美称“仙人杖”或“西王母杖”。宋黄庭坚《显圣寺枸杞》:“养成九节杖,特献西王母。”苏轼《小圃枸杞》:“仙人可许我,借杖扶衰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群芳谱》:“花叶根实并用,益精补气不足,悦颜色,坚筋骨,黑须发,祛寒暑,明目安神,轻身不老。”其实名“枸杞子”,有补贤益精、养肝明目之功能,被世人视为滋补强壮药。唐刘禹锡《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札临井繁茂可观群肾赋诗因以继和》诗:“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 ,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古来被看作滋阴壮阳、延年益寿的吉祥物。旧时多与菊并称“杞菊”,常见于诗文、联语、寿幛中,亦有“杞菊延年”吉祥图案。除药用外,枸杞酒、枸杞茶亦多见。

一种落叶小灌木,果实和根皮皆可药用,主治头昏目眩,肾虚腰疼等,是补体之良药。《抱补子内篇?仙药》曰枸杞“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列为仙药之一。后世神仙故事载有人食枸杞成仙事。《续神仙传?朱孺子》载,永嘉安国人朱孺子,幼事道,常登山采药。一日在溪边洗菜,见两小花犬相追戏,朱孺子走过去,见小花犬钻进枸杞树丛去了。孺子回告其师,便同来溪边,果然又见两犬相斗,待它们隐入枸杞树丛,师徒俩掘地而得二株枸杞,其“根菜状如花犬,坚若石。煮而食之,俄倾而孺子忽飞升在前峰上,升云而去。”《稽神录?陈师》中的豫章梅氏,虽然也得有道之人遗食的枸杞,但他仙缘未足,见进食时,“乃蒸一犬子”,不敢食,结果未能仙去。

枸杞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也叫“红宝”,是宁夏“五宝”之首。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又叫“茨园”,专门种植枸杞的农民被称为“茨农”。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枸杞作为名贵中药的记录已有2000多年。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宁夏枸杞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居全国之冠,蜚声中外。宁夏枸杞盛誉持久的原因,一是得于天时地利,二是归功于人勤艺精。中宁、中卫两县沿黄河两岸,土壤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适宜枸杞生长。这里的农民世代为茨农,家家有茨园,培育和加工枸杞的传统经验父授子袭,代代相传,技艺日趋精湛。枸杞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如栽培得法,树龄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般茨农的茨园多为传家之宝。宁夏枸杞的营养和药理活性成分比较丰富,一可鲜食;二可将晒干后的枸杞子单独或复方煎服;三可泡酒;四可烹调入菜肴。近年开发研制的枸杞水晶软糖、枸杞茶、枸杞药酒、枸杞咖啡等营养补品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枸杞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枝条扦插育苗,起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茨园一般一亩为宜,园地管理和整形修剪比较复杂,须格外细心,经过5年整形,树高达1郾6米左右时,树架才算基本形成。秋季摘果以后或翌年正月至二月间要进行修剪。宁夏枸杞通常一年开花两次,采收两次。夏天(五月上旬至七月上旬)采的叫“夏果”,秋天(八月上旬至九月上旬)采的叫“秋果”。掌握好采摘时间和技术是提高和保持枸杞等级的关键。早采和迟采都会影响枸杞的质量。比如,熟透自落的鲜果即使捡回来也是等外品。采下的果实要立即制干,传统方法是帘架晒干。近年已推广使用热风炉烘干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