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边土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桂边土语分类:【地域文化】 壮语北部方言中的土语之一。分布在广西的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凤山等县和云南的富宁、广南北部。语言自称有“僚话”、“雅依话”(ka: 3 lau 2 、ka: 3 jai 2 )等。语音特点主要是唇化声母多。除各地共有的kw、 w之外,还有lw、sw、tw、w、jw、jw)等,如凌云话lwa:m 1 (抬)、swa 3 (锁)、tw:p 8 (剪)、wa: 2 (床)、wa 4 (傻、笨)、jwa 4 (哄小孩)、twa 2 va 5 (裤裆)、nw 5 (慢)等。有j、w(或v)与j、w(或v)的对立。多数地方的r声类并入1,如 am 4 (水)、a:n 2 (屋、家)、a 1 (找),凌云、乐业、田林、凤山读lam 4 、la:n 2 、la 1 。少数地方虽保留r声类,但读,如隆林读am 4 、a:n 2 、a 1 。标准语的kj和i、e前的k,在本土语读t, 如kjai 1 (远)、kja 3 (近)、ke 5 (老)、ki 3 (几),凌云读tai 1 、 tai 3 、te 5 、ti 3 。元音系统有e与ε、o与的区别,如mo 5 (新)、m 5 (墓), me 5 (母)、mε 2 (浮萍)。没有ei、ou韵,别处的ei、ou在此变读i、u。如dei 1 (好)、mei 5 (醋)读作di 1 、mi 5 ; tou 1 (门)、mou 1 (猪)读作tu 1 、mu 1 。而标准语的i,在此部分读i,如mi(有);部分变i,如i 1 (车)。别处的u在此变u, 变,如tu 2 (量词“只”)、u 2 (船)、l 1 (剩余)、k 1 (喂食),本土语读tu 2 、lu 2 、l 1 、k 1 。有六个舒声调,两个促声调。带喉塞声母的字第3调变第4调,如ba:n 3 (村)、ba 3 (蝴蝶)、a 3 (张开)、da 3 (搅动),本土语读ba:n 4 、ba 4 、a 4 、dwa 4 。第7调有个别地方分化出一个派调,但数量极少,一般是汉语借词,如kuk 7 (国)、tip 7 (贴)等。 壮语北部方言之一。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凤山、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和云南的富宁、广南(北)等地。唇化声母较多,除了kv、v外,还有lv、sv、iv、tv、v、jv等;元音有e与ε、O与的区别,例如co6 (未生育母畜)、2(年青),le2(力气)、lε2(平均);r声类多数地方并入l;别处的i、u、韵,本土语分别读i、u、; ei、ou韵母变化以及浊塞音声调的变化与右江土语相同。有特殊的词,如5 (照)、u1(养)。多数人称代词前可加数词2―9,如kau3 θu1(你们九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