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歇人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歇人柱

分类:【传统文化】

鄂伦春族民居形式。也称“仙人柱”、“撮罗子”。多见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鄂伦春族居住的圆椎体窝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应鄂伦春人以狩猎为业的生活特点。其构筑形式与鄂温克族所居住的“希楞柱”大同小异。窝棚的上半部冬季苫盖苇子编成的围子,下半部盖以狍子皮制成的围子。夏天上半部苫桦木皮围子,下半部盖以镶黑边的白布围子。如有妇女临产,按鄂伦春人风俗要在歇人柱的右前方再搭仅能容一人居住的小窝棚,供孕妇居住,称之为“恩克力纠哈叹”(鄂伦春语音译)。待产妇所生小孩满月之后,再搬回歇人柱。

鄂伦春人的居住习俗也属于穹庐居的类型,他们的住室极富民族特点,名字叫“歇人柱”,也叫“斜仁柱”、“撮罗子”、“仙人柱”,这是一种圆锥形的住屋。搭歇人柱的材料,一般用三四十根粗两寸、长一丈二尺左右的桦木或柳木杆。先把两根顶端带杈的杆子交错搭好,再把两根带杈的木杆搭在两侧,然后用其余的杆子交错依次搭好,搭成圆锥形的架子,这样歇人柱就算搭成了。

歇人柱上面的覆盖物,根据季节的变化所用的材料不同,冬季用狍皮做的围子来覆盖,这种围子鄂伦春人叫“额勒敦”。大块的额勒敦需要25张狍皮缝制,小块的需要狍皮10余张。每块围子缝成扇形,周围镶边。一座歇人柱一般要用两块大的,一块小的。夏天的围子所用材料有三种,即芦苇做的、白布做的、桦树皮做的,多用桦树皮做的围子,鄂伦春语叫“铁克莎”。一张铁克莎用六七块一米左右见方的桦树皮连接起来,用马尾线缝制起来,缝制铁克莎的桦树皮要经过蒸煮,蒸煮后质地非常柔软,这样使用起来便经久耐用,如不遭到雹打,一般都可使用几个夏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