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气质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理学用语。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北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认为人性包含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部分。前者纯善尽美,后者则有善有恶,但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修养,就能改变原有素质,变化气质,返回到天地之性。朱熹认为人之性是理与气的结合,人的“本然之性”(天地之性)只是理,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专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朱子语类》卷四),“此性堕在气质之中,故随气质而自为一性”(《答徐子融》),人的气质不同决定着人性的善恶,也决定着人的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的差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