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碓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农用器具。亦称“翻车碓”、“连机碓”、“机碓”。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一种借水力舂米的工具。晋代所造水轮、轮轴长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轮之制,水激轮转,轮轴带动横木,一起一落间打所排碓梢,舂米功效倍增,即连机碓。岑参《晚过盘石寺》诗曰:“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清代石方洛《楠溪竹枝词》曰:“巧借山头悬瀑力,为侬磨得谷另星。”民间一般是沿山涧溪水急流处或河边流水旁,筑一碓亭,设水碓。《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记载:“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水力舂米舂面机械。至迟于西汉发明。由杵臼发展而来。为杠杆原理之实际应用。其动力机械为一大立式水轮,轮装若干板叶。转轴上为彼此错开之拨板(一碓四个),用以拨动碓杆,碓以柱架一木杆,杆一端装圆锥形石头,对准石臼,流水冲击水轮转动,拨板即拨动碓杆梢,使碓头起落捶击。设置二碓以上者名连机碓,一般为四碓。“其利乃且百倍”(桓谭《新论》)。 秦汉舂米、舂面的工具。由杵臼发展而来。运用杠杆原理制造的舂米、舂面工具,最初以人力驱动。秦汉时发展为用畜力和水力驱动。桓谭《新论》:“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臼又复设机关,用驴 (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用脚踏碓的功效十倍于杵臼,用畜力碓或水碓,功效可增至百倍,是利用自然力和机械技术的重大进步。 利用水力旋动的舂米设备。是由杵臼发展而来,即由杵臼而人力踏碓,而畜力碓,而水碓。以适应加工数量众多、加工时间迅速的要求。水碓是利用水的重力以代替脚踏的力量。在脚踏碓用脚踏的那一头,装上一个水槽,引水注入。当槽内水满,重量增大时,就把碓扬起,同时水槽下落,水被倾泻,重量减轻,碓就下落以舂米。《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使治屋宅,作水碓。”《农政全书?水利》:“杜预作连机碓。”又引《晋书》曰:“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抢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